德本律师
债权债务婚姻家庭合同协议公司法务
房产买卖侵权赔偿刑事辩护联系我们
首页 >>法律知识

逼人多写欠条抢劫罪是否成立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生活中个人借贷常常以欠条作为字据,可是有的人妄图依靠逼人多写欠条来谋取暴利,逼人多写欠条明显是趁火打劫的行为,既然是变相打劫,那么“逼人多写欠条抢劫罪是否成立呢?”下面跟随来解答这个问题。
  
  一、抢劫罪概念
  抢劫罪(刑法第263条),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所谓暴力,是指行为人对被害人的身体实行打击或者强制。抢劫罪的暴力,是指对被害人的身体施以打击或强制,借以排除被害人的反抗,从而劫取他人财物的行为。这里的其他方法,是指行为人实施暴力、胁迫方法以外的其他使被害人不知反抗或不能反抗的方法。凡年满14周岁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以构成抢劫罪的主体。
  二、抢劫罪构成条件
  (一)客观条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对公私财物的所有者、保管者或者守护者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对人身实施强制的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这种当场对被害人身体实施强制的犯罪手段,是抢劫罪的本质特征,也是它区别于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和敲诈勒索罪的最显著特点。(二)主观条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具有将公私财物非法占有的目的,如果没有这样的故意内容就不构成本罪。如果行为人只抢回自己被偷走、骗走或者赌博输的财物,不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
  三、逼人多写欠条抢劫罪是否成立判断
  (一)从主观方面看,抢劫者逼迫被害人写欠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非法占有他人的财物,这符合抢劫罪的主观方面特征。(二)在客观方面,被告人逼迫被害人写欠条,反映了抢劫犯罪的本质特征。(三)在侵犯的客体方面,抢劫者逼迫被害人写借条的行为,不仅侵犯了被害人的人身权利,同时还侵犯了被害人的财产权利。侵犯被害人财产权和人身权利这一复杂客体,是构成抢劫罪的又一法律特征。故抢劫者逼迫被害人写欠条的,构成抢劫罪。由此可知逼人多写欠条抢劫罪是成立的,它判断的的客观依据是对当事人使用暴力、胁迫的行为强行劫取公私财物,主观依据是直接故意非法占有了不属于或者是超出属于范围数额的财务。希望本文能为您提供帮助,如果您对本文有任何的意见和补充请到网站咨询和反馈。
  
  
  
总结: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生活中个人借贷常常以欠条作为字据,可是有的人妄图依靠逼人多写欠条来谋取暴利,逼人多写欠条明显是趁火打劫的行为,既然是变相打...#南京律师 #南京债务律师 #南京离婚律师 #南京刑事律师 #www.nj64.com
德本律师

专业 诚信 高效

025-86309110

#德本律师简介:德本律师事务所成立于2007年,是经江苏省司法厅批准成立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所内专职律师实行专业化分工和...More>>

·开设赌场罪交不起罚金怎么办
      开设赌场罪交不起罚金怎么办?开设赌场罪交不起罚金的可以向法院申请暂缓或减免罚金。如果没有钱交罚金,法院会查是否有其他财产可供执行,如果目前确实没有,可暂缓缴纳。但法院在任何时候只要发......


·当今社会
      当今社会,由于应酬和亲友聚会,更多时候是对于法律常识的缺失,许多驾驶员都会出现醉酒驾驶的情况。当发生醉驾时,交警一般会对驾驶员进行拘留至其酒醒进行处罚。那么醉驾解决办法具体是什么呢......


·借条的法律规范格式内容是怎样的?
      借条的法律规范格式内容是怎样的?借条借款人__________(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借人__________(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担保人__________(身份证号________......


·因结婚负债另一方要不要承担
      因结婚负债另一方要不要承担如果系夫妻共同债务,那么在离婚时双方可以就该债务的承担进行协商,如果协商一致,以双方协议为准,但是该约定只对双方具有法律效力,对债权人无效。如果是个人债务......


·北京国企年五险一金比例
      国家要求企业、公司、单位等用人单位要为劳动者购买社保,社保是根据社保发布的缴费基数按一定比例进行缴纳的,分别计算用人单位和个人部分,那么北京国企五险一金比例是怎样的,为你解答。一......


·新公司法注册资本认缴期限是多少
      新公司法注册资本认缴期限是多少目前注册资本制度是认缴制度,也就是说在办理营业执照的时候,工商局不需要验资报告,而且注册资本大小和注册资本认缴期限都是由股东自行约定,只要在公司章程中......


逼人多写欠条抢劫罪是否成立
德本律师
专业 诚信 高效
025-86309110
www.nj64.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好友

德本律师
©Copyright 2007-2022
首页.|.律师简介.|.法律咨询.|.联系方法
联系电话:025-863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