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本律师
债权债务婚姻家庭合同协议公司法务
房产买卖侵权赔偿刑事辩护联系我们
首页 >>法律知识

缓刑执行完毕之后发现漏罪是否可以数罪并罚

  缓刑执行完毕之后发现漏罪是否可以数罪并罚?缓刑期满以后发现漏罪的,不再进行数罪并罚。《刑法》第七十七条第一款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据此,撤销缓刑的时间条件应是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漏罪,如果在缓刑考验期满以后发现漏罪,则已不符合刑法第七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撤销缓刑条件。“在缓刑考验期满后,才发现该罪犯在缓刑考验期限内所犯的新罪”与“在缓刑考验期满后,才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两者适用条件并不相同,因此不能得出相同的结论。在后一种情形下,应视为缓刑已经执行完毕,只能对余漏的犯罪事实进行定罪科刑,不适用数罪并罚。二、缓刑考验期1、缓刑考验期的长短以原判刑期长短为依据,可以和原判刑期时间相等;也可以适当长于原判刑期,但有封顶,最长不超过原判刑期一倍;2、缓刑考验期也不能短于原判刑期,这样不利于充分发挥缓刑的作用;3、缓刑考验期,说明对判缓刑的犯罪分子并非免除刑事处罚,是否不执行刑事处罚,取决于犯罪分子在考验期的表现,如果表现符合法律规定的执行原判决的规定,撤销缓刑,执行刑罚;4、缓刑考验期间的时间起算从判决生效之日起计算,由于缓刑是有条件的不执行原判刑期,所以判决之前先行羁押的日期不能折抵缓期考验期。三、缓刑期间要注意什么?根据《刑法》第七十五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必须遵守下列规定: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2、按照规定定期向执行缓刑的机关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3、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缓刑执行完毕就意味着犯罪嫌疑人已经为自己的罪行付出了相应的法律代价,最起码前一个罪名的刑罚已经正式的执行完毕了。是司法机关自己在侦查的过程当中没有及时的发现漏罪,不能在缓刑执行完毕之后因为发现漏罪,再执行前罪的刑罚,只能单独处理新发现的罪行。以上就是律图小编整理的内容。律图有在线律师,如果您有任何的疑惑,欢迎您随时咨询。
  
  
  
总结:缓刑执行完毕之后发现漏罪是否可以数罪并罚?缓刑期满以后发现漏罪的,不再进行数罪并罚。《刑法》第七十七条第一款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南京律师 #南京债务律师 #南京离婚律师 #南京刑事律师 #www.nj64.com
德本律师

专业 诚信 高效

025-86309110

#德本律师简介:德本律师事务所成立于2007年,是经江苏省司法厅批准成立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所内专职律师实行专业化分工和...More>>

·起诉对方抚养费不出庭怎么办?
      随着社会观念的改变,离婚已经不再是新鲜事,一般没有孩子的话离婚基本上都是和气收场。但是有孩子的夫妻在离婚的时候往往容易引发抚养费纠纷,严重者还要闹到法庭上解决。那么,如果遇到这种情......


·陕西省司法鉴定收费标准是怎样的?
      在人身伤害事件中,作为受害人,为了明确伤情,应当委托专业机构做一个司法鉴定。等鉴定结果下来后,才能确定具体的赔偿金额。做鉴定,申请人要预缴费用。不同省市的司法鉴定收费标准有所区别,......


·事实婚姻的认定2023年怎么操作
      事实婚姻虽然与同居关系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但从法律角度来看,其实我国对事实婚姻还有一定的保护,而对同居关系就是不提供保护的,甚至还规定同居关系是非法的一种关系。现实中对事实婚姻的认定......


·离婚后未抚养方对孩子的探视遭到抚养方拒绝怎么办?
      离婚后未抚养方对孩子的探视遭到抚养方拒绝怎么办?夫妻离婚,对于孩子的抚养权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实际中,当事人双方可能会由于这样那样的因素导致直接抚养方拒绝另一方探视孩子,如果出现夫......


·只有在考取了a2驾驶证的情况下才可以开牵引车的
      只有在考取了a2驾驶证的情况下才可以开牵引车的,总体来说,a2驾驶证与准驾的车辆全部都是属于重型系列的,这是根据司机的工作性质有的时候必须要有a2驾驶证才可以的,由此我们也能够预见a2驾驶......


·肇事逃逸车更换排照怎么办
      肇事逃逸车更换排照怎么办?已有的机动车牌已经录入档案并上网,原则上是不允许更换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全法实施条例》、《机动车登记规定》等相......


缓刑执行完毕之后发现漏罪是否可以数罪并罚
德本律师
专业 诚信 高效
025-86309110
www.nj64.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好友

德本律师
©Copyright 2007-2022
首页.|.律师简介.|.法律咨询.|.联系方法
联系电话:025-863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