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本律师
债权债务婚姻家庭合同协议公司法务
房产买卖侵权赔偿刑事辩护联系我们
首页 >>法律知识

非故意杀人罪判多少年?

  我们您都知道杀人是要判刑的,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是杀人也有着故意杀人和非故意杀人之分,我们也听说过有些关于非故意杀人方面的新闻。无论是故意杀人还是非故意杀人都是要判刑的,那么您知道非故意杀人罪判多少年吗?《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 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一、本罪的主要特征是:1、客观方面,表现为因过失而致人死亡的行为,该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即过失杀人必须有造成他人死亡结果发生,才构成本罪,所以,过失杀人无未遂。2、主观方面,只能是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前者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被害人死亡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后者是指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被害人死亡的结果。过失杀人罪的本质特征在于:行为人既没有伤害的故意,也没有杀人的故意,只是由于疏忽大意或者过于自信,才造成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发生。二、审理本罪应注意以下问题:1、在司法实践中,过于自信的过失杀人同间接故意杀人有时难以区分。两者的共同点是:都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被害人死亡的结果,并且都不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区分两者的关键,在于查明行为人对死亡结果是轻信避免,还是抱着放任的态度。2、疏忽大意的过失杀人与意外事件有时也难以区分。两者的共同点是:行为人的行为引起了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发生,但都没有预见。区别点的关键在于查明行为人在当时情况下是否应该预见。行为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但不是出于行为人疏忽大意的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属于意外事件。如果行为人应当预见而疏忽大意没有预见,以致发生死亡结果,属于过失杀人。3、在对过失致人死亡罪审理时,《刑法》另有规定对过失致人死亡惩罚的,按《刑法》各条的专门规定,不适用本规定。主要有《刑法》规定的失火、过失投毒、过失爆炸等致人死亡的,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的,重大责任事故致人死亡的。4、新《刑法》增加了对犯本罪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规定。故意杀人和非故意杀人的性质显然是不一样的,我们国家对于非故意杀人的判刑也有相应的规定。一般非故意杀人都是七年左右的有期徒刑,但是对于情节较轻的可以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我们对于非故意杀人罪判多少年的问题想必都有解惑了。
  
  
  
总结:我们您都知道杀人是要判刑的,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是杀人也有着故意杀人和非故意杀人之分,我们也听说过有些关于非故意杀人方面的新闻。无论是故意杀人...#南京律师 #南京债务律师 #南京离婚律师 #南京刑事律师 #www.nj64.com
德本律师

专业 诚信 高效

025-86309110

#德本律师简介:德本律师事务所成立于2007年,是经江苏省司法厅批准成立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所内专职律师实行专业化分工和...More>>

·解除收养关系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解除收养关系的法律后果是什么一、收养关系解除后有什么后果解除收养关系就是指对拟制的父母子女关系通过一定程序解除父母子女间权利义务关系的行为。解除收养关系将会产生如下的法律效力:......


·不允许买卖的二手房有哪些
      不允许买卖的二手房有哪些1、未办出房地产证的预售商品房房屋买卖合同的买方在尚未取得房屋所有权证之前,其虽不能享有房屋所有权,但享有买卖合同上的债权。而债权转让是合同法赋予合同当事人......


·银行保函手续费是多少
      银行保函手续费是多少我们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有大型的工程,这些工程一般来说是要向银行开具保函,以免在后续的工程中,没有按照合同履行自己的责任,跑路了。保函的作用一般来说是为了保护受......


·我国商标抢注故事有哪些?
      商标抢注故事有哪些?案例1对商品功效的客观描述不构成欺骗性(《商标法》第十条)代理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诉商标评审委员会“怕上火喝王老吉”商标驳回复审行政纠纷案典型意义本......


·租售并举与租售同权
      租售并举与租售同权提起房地产行业,人们的第一反应大体还是商品房销售市场,对住房租赁廉租房,公租房的市场,认知还在初级阶段。此次广州发布的租售同权政策既注重了权利对等,又明确了责任主......


·房屋漏水司法鉴定费用一般怎么收的?
      一、房屋漏水司法鉴定费用一般多少?房屋如果漏水,找司法鉴定,一般收费都是很高的。鉴定需预收取该案件鉴定费2万元。此鉴定如能正常鉴定并得出相关的鉴定结论,按具体鉴定工作量进行收取。如出......


非故意杀人罪判多少年?
德本律师
专业 诚信 高效
025-86309110
www.nj64.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好友

德本律师
©Copyright 2007-2022
首页.|.律师简介.|.法律咨询.|.联系方法
联系电话:025-863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