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本律师
债权债务婚姻家庭合同协议公司法务
房产买卖侵权赔偿刑事辩护联系我们
首页 >>法律知识

职工离职代通知金需要支付吗?

  职工离职代通知金需要支付吗
  
  
  职工离职代通知金是不需要用人单位支付的。
  
  
  《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有很多种,但适用代通知金方式解除劳动合同的却只有3种。该法第40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除此之外,无论是用人单位过失性辞退劳动者,还是经济性裁员,或者其他情形解除劳动合同,均无须适用代通知金。
  
  
  因此,有的劳动者在主张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支付赔偿金时,一并主张代通知金,这是没有法律依据的。
  
  
  相关知识
  
  
  裁员适用代通知金吗
  
  
  所谓的“代通知金”,是指用人单位以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代替提前三十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解除劳动合同而支付的金钱。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只有在以下三种情况下解除劳动合同才可能支付“代通知金”:
  
  
  (1)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裁员程序中并无支付“代通知金”的要求,用人单位无需支付“代通知金”。
  
  
  职工主动离职是不会得到代通知金的,这在劳动合同法中是有着明文规定的,对于职工能够得到代通知金的情形,结合上文的知识,大致就是用人单位辞退员工的情形下,而且员工没有违反公司的规章制度和劳动合同中条例,那么都会得到代通知金的补偿。
  
  
  
  
总结:职工离职代通知金需要支付吗职工离职代通知金是不需要用人单位支付的。《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有很多种,但适用代通知金方式...#南京律师 #南京债务律师 #南京离婚律师 #南京刑事律师 #www.nj64.com
德本律师

专业 诚信 高效

025-86309110

#德本律师简介:德本律师事务所成立于2007年,是经江苏省司法厅批准成立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所内专职律师实行专业化分工和...More>>

·小产权房拆迁如何补偿?
      小产权房拆迁如何补偿?  小产权房是指在农民集体土地上建设的房屋,未缴纳土地出让金等费用,其产权证不是由国家房管部门颁发,而是由乡政府或村委会颁发,所以叫做“乡产权房”,又叫“小产......


·纵火罪的处罚是怎样的 放火罪该如何认定
      纵火罪其实也就是《刑法》中规定的放火罪,这属于一种故意犯罪,如果是过失导致火灾,并且造成了严重的损害结果的话,那此时就会被认定为失火罪。一旦被认定构成纵火罪,自然对行为人的处罚就是......


·请律师争抚养权需要多少钱?
      请律师争抚养权需要多少钱?请律师争抚养权需要多少钱?律师费的收取标准,主要是参考案件标的额、案件难易程度、案件性质和律师的工作量而确定,且各地的收费标准都不一样;如何争取孩子......


·在当今这个社会,人们出行使用的交通工具指越来越方便,而且各种
      在当今这个社会,人们出行使用的交通工具指越来越方便,而且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相继出现,也正是因为这样,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地方发生了交通事故。那么,交通事故抚养金的计算是怎样进行的?接......


·工程质量保修金额度比例是多少
      工程质量保修金额度比例是多少?工程质量合格是建设方对施工单位的基本要求,为了确保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防范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双方在签署承包合同的时候,往往要约定一个工程质量保证金。......


·民法上债的种类有哪些?
      民法上债的种类有哪些?民法上债的种类有哪些(一)、法定之债和意定之债(根据债的发生原因分类)1、法定之债包括:侵权行为之债、不当得利之债、无因管理之债、缔约过失之债2、意定之债......


职工离职代通知金需要支付吗?
德本律师
专业 诚信 高效
025-86309110
www.nj64.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好友

德本律师
©Copyright 2007-2022
首页.|.律师简介.|.法律咨询.|.联系方法
联系电话:025-863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