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正当防卫是指什么
(一)起因条件
一般的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是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要注意以下三个要点:
1、“不法”:只要求是客观违法的行为,不要求侵害人具有责任。
(1)不法行为包括一些犯罪行为与其他一般违法行为(例如殴打行为);
(2)不法行为具有攻击性、破坏性、紧迫性,采取正当防卫可以减轻或者避免危害结果;如果采取防卫行为根本不能减轻或者避免危害结果,则不允许正当防卫,根据具体情形成立相关犯罪。
(3)对未达到法定年龄、不具有责任能力的人侵害,允许实行正当防卫,但应当尽量限制在必要的场合。
2、“侵害”:只有当不法行为威胁法益时,才能对之进行正当防卫。
(1)不法侵害既包括故意的不法侵害,也包括过失的不法侵害(对假想防卫可以进行正当防卫)。例如,聋哑人甲在狩猎时,误将前方的张某当作野兽正在瞄准即将射击;与甲一同狩猎、处在甲身后较远的乙发现了聋哑人的行为,于是向甲开枪,打伤其胳膊,保护了张某的生命。对乙的行为应评价为正当防卫。
(2)不法侵害既包括作为的不法侵害,也包括不作为的不法侵害(例如不法侵害人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经要求退去而不退去)。
(3)对自己招致的不法侵害通常不能进行正当防卫(例如防卫挑拨的情形)。
(4)不法侵害只能是人实施的不法侵害。
法律快车小编温馨提醒:如果饲主唆使其饲养的动物侵害他人的,动物只是饲养人进行不法侵害的工具,将该动物打死打伤的,属于以给不法侵害人造成财产损害的方式进行的正当防卫。
3、“现实性”:客观上真实存在不法侵害行为,而非主观臆测。
假想防卫:客观上不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行为人误认为存在而进行“防卫”行为。
(1)假想防卫属于事实认识错误问题。
(2)假想防卫绝对不成立故意犯罪:如果行为人主观上有过失,应认定为过失犯罪;没有过失,则成立意外事件。
(3)行为人故意针对合法行为进行反击的,不是假想防卫,成立相应的故意犯罪。
(二)时机条件
不法侵害必须正在进行(已经发生并且尚未结束)
1、开始时间:原则上是不法侵害人着手实行不法侵害行为的时间,但有的情形即使没有达到着手阶段,如果存在法益侵犯的急迫性,也可以正当防卫(综合说——着手说与直接面临说相结合)。
2、结束时间:法益不再处于紧迫、现实的侵害、威胁之中,或者说不法侵害已经不可能(继续)侵害或者威胁法益。
具体表现为:
(1)不法侵害人已被制服或者已经丧失了侵害能力。
(2)不法侵害人已经自动中止了不法侵害或者已经逃离现场。
(3)不法侵害行为已经造成了危害结果并且不可能继续造成更严重的危害结果。
注意几种特殊情形:
(1)财产性违法犯罪的特例:被当场发现并同时受到追捕的财产性违法犯罪的侵害行为,一直延续到不法侵害人将其所取得的财物藏匿至安全场所为止;在这期间,追捕者可以使用强力将财物夺回,其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2)在自然意义的行为已经结束,但法益存在紧迫危险的场合,可以正当防卫。
(3)在持续的不法侵害过程中,即使表面上某段时间停止了不法侵害,但从整体上看侵害行为正在进行时,仍然可以进行正当防卫。
(4)只要是客观上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不管行为人事先是否已经预见,事先是否作好防卫准备,都可以进行正当防卫。
3、防卫装置:设立防卫装置后,遇到了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该装置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发挥作用制止了不法侵害,并且没有超过必要限度时,就应认为是正当防卫。
注意:如果防卫装置本身危害公共安全,则为法律所禁止。
4、防卫不适时:不法侵害尚未开始或者已经结束,进行所谓“防卫行为”的情形。
(1)防卫不适时包括事前加害(事前防卫)与事后加害(事后防卫)。
(2)防卫不适时如果成立犯罪,根据情形,可能成立故意犯罪或者过失犯罪。
(三)主观条件
我国刑法理论通说认为,具有防卫意图时,才成立正当防卫。防卫意图包括防卫认识和防卫意志。
(1)防卫挑拨:故意挑逗对方进行不法侵害而借机加害于不法侵害人的行为。该情形原则上不成立正当防卫。
(2)相互斗殴:原则上不成立正当防卫。但一方停止斗殴,求饶或者逃跑,或者一方手段突然升级有导致重大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可能成立正当防卫。
(3)偶然防卫:是指故意或过失侵害他人法益的行为,符合正当防卫客观条件的情况。通说认为偶然防卫成立犯罪(既遂)。
(四)对象条件
必须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进行防卫
1、在面对共同不法侵害的情形,必须针对客观上正在进行不法侵害的人进行防卫。
2、防卫对象可以是不法侵害人的人身或者财产(不法侵害人将其财产作为不法侵害的手段或者工具,通过毁损其财物可以制止不法侵害、保护法益)。
3、防卫效果的表现:
(1)防卫行为可能给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或者危险。
(2)即使防卫行为没有排除不法侵害,但仍给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也可能是正当防卫。
(3)排除了不法侵害,但其行为不可能被视为犯罪的客观行为时,当然不具有犯罪性,没必要认定为正当防卫(如大喊一声吓走不法侵害人)。
4、针对没有进行不法侵害的第三人进行“防卫”,分三种情形处理:
(1)符合紧急避险条件的,以紧急避险论,不负刑事责任。
(2)存在故意的,以故意犯罪论。
(3)存在事实认识错误,主观上具有过失的,以过失犯罪论。
(五)限度条件
1、限度条件的含义:
(1)“必要限度”的判定要考虑不法侵害的程度、缓急以及不法侵害的权益:法益衡量要关注具体的法益内容(生命、身体、自由、财产等),要对不法侵害人法益的做缩小评价;手段是否必须,要判断双方的手段、打击强度、打击部位、人员对比、现场环境等。
(2)要求“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如果只是轻微超过必要限度,不成立防卫过当。
(3)要求发生“重大损害”(重伤或者死亡)。如果只是一般损害,不成立防卫过当。
(4)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不适用于特殊正当防卫情形。
2、防卫过当: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1)防卫过当不是独立罪名,应根据其符合的犯罪构成要件确定罪名。
(2)防卫过当造成重伤、死亡结果,如果防卫人主观上是过失,应分别成立过失致人重伤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如果防卫人主观上是故意,应分别成立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
(3)防卫过当的,应当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总结:(一)起因条件 一般的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是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要注意以下三个要点: 1、“不法”:只要求是客观违法的行为,不要求侵害人具有责...#南京律师 #南京债务律师 #南京离婚律师 #南京刑事律师 #www.nj64.com
#德本律师简介:德本律师事务所成立于2007年,是经江苏省司法厅批准成立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所内专职律师实行专业化分工和...
More>>
·哪些情形出租人可收回房屋房屋承租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哪些情形出租人可收回房屋房屋承租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出租人有权终止合同,同时收回房屋。由此造成损失,由承租人赔偿:(1)将承租的房屋擅自转租;(2)将承租的房屋擅自转让、转借他人或擅自调换......
·当事人在检察院批捕以后还能取保候审吗
当事人在检察院批捕以后还能取保候审吗1、逮捕后可以取保候审的,只要符合下列条件: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 【取保候审的条件与执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
·起诉离婚前对方转移财产怎么办
起诉离婚前对方转移财产怎么办?1、可以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情况紧急的,未转移财产的一方可以在起诉前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法院接受诉前财产保全申请后,裁定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的,立即执行。此......
·买房网签备案后是不是有房产证不一定
买房网签备案后是不是有房产证不一定,要竣工验收合格后才可以办理产权证。需要按正常手续办理房产证,网签只是说明房管部门认可购房了。因为办理房产证是有很多的手续需要备案,不是说在网上签......
·在法律规定中自首该如何认定
自首是如何认定的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一)自动投案,是指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机关发觉,或者虽被发觉,但犯罪嫌疑人......
·现在很多街道和社区都成立了劳动保障事务所,如果辖区内的居民在
现在很多街道和社区都成立了劳动保障事务所,如果辖区内的居民在办理失业登记、养老保险申请等方面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找当地劳动保障事务所咨询。那么劳动保障事务所是个怎样的机构,其职责又有......
一般的正当防卫是指什么
德本律师
专业 诚信 高效
025-86309110
www.nj64.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