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本律师
债权债务婚姻家庭合同协议公司法务
房产买卖侵权赔偿刑事辩护联系我们
首页 >>法律知识

不管在什么时候,骗子都有着各种各样的手段,让人防不胜防。人们

  不管在什么时候,骗子都有着各种各样的手段,让人防不胜防。人们除了需要提高自己的防骗意识之外,也需要提高自己被骗之后如何尽可能的保护自身利益的知识,比如报案、保留证据之类的。微信被骗2000元违法么,可以立案,下面由我们跟您分析一下。
  
   一、诈骗案分二种情形:
  1、治安案件立案,最低标准是300元就可以了;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 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2、刑事案件立案,最低标准是2000元。
  这个立案标准,跟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关,由各地自己定,然后报最高法院备案。对于一个具体的刑事案件,数额是其中一个方面,报案后,能否立案,还要公安机关根据实际情况再决定。诈骗罪的具体量刑:
  (1)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所以,微信被骗2000元有证据,可以报案,公安机关也会根据当地的立案标准进行治安案件立案或者刑事案件立案。
   二、关于诈骗的相关法律规定
  1、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办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2、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3、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万元以上的,属于诈骗数额特别巨大。
  综上所述,看了我们给您的分析,微信被骗2000元违法么,我们在这里认真的回答您,是违法的。 可以立案,报警。不要以为被骗两千块,警察就不会管而不去报案,让犯罪分子逍遥法外。其实,发现被骗了,主要是在第一时间内保留证据,方便给警察的线索,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配合调查。最后,提醒您一定要提高防骗意识。让骗子无机可乘。
  
  
  
总结:不管在什么时候,骗子都有着各种各样的手段,让人防不胜防。人们除了需要提高自己的防骗意识之外,也需要提高自己被骗之后如何尽可能的保护自身利益的...#南京律师 #南京债务律师 #南京离婚律师 #南京刑事律师 #www.nj64.com
德本律师

专业 诚信 高效

025-86309110

#德本律师简介:德本律师事务所成立于2007年,是经江苏省司法厅批准成立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所内专职律师实行专业化分工和...More>>

·隐名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之间存在何种法律关系?
      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签订的股权代持协议属基于合同产生的债权债务关系,股权归属关系与基于股权代持协议产生的债权债务关系是两个层面的法律关系,前者因合法的投资行为而形成,后者则因当事人之......


·股权转让和股权变更的区别有哪些
      股权转让和股权变更的区别有哪些一、股权转让和股权变更的区别股权转让是股东发生了变更,就是A股东的股份转让给跟公司不相干的人(或者转给了公司里的任何一个股东)。股权变更是股东没有变动......


·婚前双方共同出资购房
      婚前双方共同出资购房,产权证上只有一方的名字,离婚后房产怎样分配?1、婚前双方共同出资购房,且付清全部房款的如果一方不承认另一方购房时有出资,自己也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自己有出资的......


·作为司机应该要懂得遵守交通规则,但现实中很多司机却做不到安全
      作为司机应该要懂得遵守交通规则,但现实中很多司机却做不到安全驾驶,常常醉驾。醉驾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行为,不仅危害了自己的人身安全,同时也给社会造成了很坏的影响。醉驾司机被抓以后,醉驾......


·消费者付清全款,遇到房地产企业破产,是否可以要求被破产清算的企业办理过户登记?
      已付全款的购房者,有权要求被破产清算的开发商办理过户登记。破产企业收取购房者全额价款后被申请破产,在房屋尚还未办理过户登记的情况下,虽然该房屋仍属于开发商的破产财产,但购房者享有特......


·用人单位的告知义务包括哪些
      建立劳动关系的可是需要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都能合意,否则的话就会出现强迫的情况。就对方的情况而言,自己肯定是不清楚的,这就需要对方能够如实告知,也就是说在劳动关系中双方都是负有告知......


不管在什么时候,骗子都有着各种各样的手段,让人防不胜防。人们
德本律师
专业 诚信 高效
025-86309110
www.nj64.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好友

德本律师
©Copyright 2007-2022
首页.|.律师简介.|.法律咨询.|.联系方法
联系电话:025-863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