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债务协议有效吗
一、离婚后债务协议有效吗
我国对夫妻财产制度采取法定财产制与约定财产制两种形式。在没有约定的情况下,适用法定财产制,即夫妻在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按照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的原则,我国《婚姻法》第41条明确规定:“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的所负的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婚姻法》解释(二)第24条规定:“债权人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主张权利的,应当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婚姻法》解释(二)
第25条规定:“当事人的离婚协议或者人民法院的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已经对夫妻问题作出处理的,债权人仍有权就夫妻共同债务向男女双方主张权利。一方
就共同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后,基于离婚协议或者人民法院的法律文书向另一方主张追偿的,人民法院应当支持”。因此,夫妻双方在离婚协议上对债务的分割只
能在夫妻双方之间产生法律效力,而不能以此来对抗债权人,不具有对外法律效力。债权人仍可以以夫妻双方为共同被告来主张自己的债权。所以离婚后的债务协议对内是有效的,但是对外不具有法律效力。在婚姻存续期间的债务,应由夫妻共同偿还,一般以夫妻共同财产偿还,不够部分以夫妻各自个人财产按份偿还。
二、婚姻法关于夫妻共同财产的规定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下列财产属于婚姻法第十七条规定的“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1、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2、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3、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养老保险金、破产安置补偿费。第十二条 婚姻法第十七条第三项规定的“知识产权的收益”,是指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实际取得或者已经明确可以取得的财产性收益。
三、我国婚姻法关于夫妻个人财产的规定
明确夫妻一方个人财产婚后产生的孳息和自然增值不是共同财产。一般而言,夫妻一方财产在婚后的收益主要包括孳息、投资经营收益及自然增值。婚姻法规定了婚
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生产、经营收益及知识产权收益归夫妻共同所有,2004年4月1日开始施行的《婚姻法司法解释(二)》也明确规定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
所得的收益为夫妻共同财产,但对孳息和自然增值这两种情形如何认定未予明确。在《婚姻法解释(三)》(征求意见稿)中曾作出了“另一方对孳息或增值收益有
贡献的,可以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的规定。但多数意见认为,征求意见稿中的“贡献”一词不是法律用语,理解上也会产生歧义,审判实践中很难把握。经过反复
斟酌,《婚姻法解释(三)》第五条明确规定:夫妻一方个人财产在婚后产生的收益,除孳息和自然增值外,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在离婚后的债务协议,只能产生对内的效力,但是不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所以离婚后债务协议的效力,要看对内还是对外。以上是我们为您整理的关于离婚后债务协议的知识,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致电咨询.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德本律师,手机:025-86309110
@德本律师简介:德本律师事务所成立于2007年,是经江苏省司法厅批准成立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所内专职律师实行专业化分工和资源共享,人员配置优化,法律门类齐全,能...More>>
·夫妻婚内的房子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吗?
夫妻婚内的房子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吗夫妻婚内的房子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我国《婚姻法》对夫妻财产制采取的是法定财产制与约定财产制相结合的制度,并明......
·如果无证驾驶会拘留多久?
无证驾驶会拘留多久没带行驶证上路处警告或者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并且扣1分。1、《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驾驶人应当按照驾驶证载明的准驾车型......
·私立教师签了劳动合同毁约怎么办?
私立教师签了劳动合同毁约怎么办?私立教师签了劳动合同毁约需要支付违约金。在教师聘用合同中,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有违约金条款,并且是教师违约要向校方支......
·一、私房动迁遗产继承份额的顺序是怎么样的?
一、私房动迁遗产继承份额的顺序是怎么样的?法定继承的顺序,就是法定继承人继承遗产的先后次序。被继承人死亡后,并非所有的法定继承人都可以同时......
·保险理赔还要工伤认定吗
保险理赔要进行工伤认定。申请工伤认定的流程如下:一、申请:申请人按规定向劳动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并提交相关材料。二、受理:保险科接到申......
·合同违约金多少
合同违约金多少封顶合同违约金多少封顶在法律中,没有合同违约金最高限额的规定,但如果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30%,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
·结婚证上文化程度可以乱写吗
不能,领取结婚证时,会要求填写“文化程度”,但是一般情况下婚姻登记机关不会去专门去审查核实。《婚姻登记条例》第五条办理结婚登记的内地居民应当......
·厦门退休金
厦门退休金,社会养老保险累计缴纳满15年,达到法律规定退休年龄,即可办理退休,养老金领取是按照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号养老金的平均值,再乘以个人缴......
·故意隐瞒疫情怎么处罚?
故意隐瞒疫情怎么处罚?依照法律规定任何个人隐瞒、缓报、谎报疫情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
·甲被公安机关监视居住的时间最久多长
甲被公安机关监视居住的时间最久多长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