诬告陷害罪与伪证罪有哪些不同
一、诬告陷害罪与伪证罪有哪些不同
这两种犯罪都有陷害他人的故意,两者的区别是:(1)前者的主体是特殊主体;而后者的主体是一般主体。(2)前者的行为是在侦查、审判中发生的;后者的行为是立案侦查之前实施的,并且是引起案件侦查的原因。(3)前者是通过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等手段实现的;后者则是作虚假的告发。(4)前者只是在个别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上,提供伪证;而后者则是捏造了整个犯罪事实。(5)前者的目的可能有两种:既可以是陷害他人,也可以是包庇罪犯;而后者的目的只能是陷害他人,使无罪者受到刑事处分。
二、伪证罪的客体要件是怎样的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与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是复杂客体。但也有人认为,并不是任何形式的伪证罪都必然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例如隐匿罪证的伪证犯罪行为就不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但它必须侵犯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因此认为,伪证罪侵犯的是单一客体,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伪证罪妨碍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这是指司法机关的刑事诉讼活动。司法机关的民事诉讼活动、行政诉讼活动不能成为伪证罪的客体要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02条规定,诉讼参与人或其他人员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以及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及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49条规定,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员伪造、隐藏、毁灭证据的,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及威胁、阻止证人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训诫、责令具结悔过或者处1000元以下的罚款、15日以下的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因为刑事诉讼与民事、行政诉讼性质不同,同是伪证行为妨碍诉讼所造成的社会危害性大小也有不同,以伪证方式妨碍民事诉讼或行政诉讼活动的,不能直接以伪证罪论处。本罪侵犯的对象,可以是有罪的人,也可以是被怀疑有罪而实际上是无罪的人。上文中从五个方面为您整理了伪证罪与诬告陷害罪之间的不同点,希望可以帮助各位准确的区分这两者。关于伪证罪的处罚,我国规定最高可以判处七年有期徒刑,由此可见涉嫌此罪的法律后果还是比较严重的,建议最好委托专业律师来进行辩护。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德本律师,手机:025-86309110
@德本律师简介:德本律师事务所成立于2007年,是经江苏省司法厅批准成立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所内专职律师实行专业化分工和资源共享,人员配置优化,法律门类齐全,能...More>>
·集资诈骗无期徒刑的判罪标准是什么
随着我国社会注意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越来越注重社会良好秩序的建立,在平时的生活中,人们经常会遇到集资诈骗这样的行为,为了约束这样的行为,......
·强奸未成年少女判多少年?
强奸未成年少女判多少年?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已经将强奸未成年少女的犯罪统一定为强奸罪,不在区分强奸少女和强奸妇女罪,只在量罪情节上......
·协议离婚后抚养费能否变更
协议离婚后抚养费能否变更对夫妻双方离婚后,子女抚养费能否变更的问题,答案是肯定的。双方离婚后,对于抚养子女的一方来说,可能会遇到来自生活中的......
·公证继承人关系需要什么材料?
公证继承人关系需要什么材料?一、公证继承人关系需要什么材料?(一)法定继承应提交:1、申请人的身份证明(如居民身份证、户口簿及复印件);代理......
·因管辖异议移送案件要多久
因管辖异议移送案件要多久?法律没有强制性的规定。当事人提出管辖权异议,法庭应当进行审查;或人民法院在一审开庭前,发现案件不属于本院管辖的,应当......
·在我国工伤认定时间能中断吗?
在我国工伤认定时间能中断吗?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遇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中止工伤认定并向申请人出具《工伤认定中止通知书》:(一......
·抚养费的范围
抚养费的范围抚养费应当包括:生活费、教育费和医疗费等。二、确定子女抚养费承担的两种方式1、由父母双方协议父母通过平等自愿协商,就抚......
·刑法修正案九数罪并罚的规定有哪些
我国的刑法对各种罪名的量刑标准都作了详细的规定,但现实中,如果同一个犯罪人员犯了不止一个罪行,在法律规定的条件下对该犯罪人员实行数罪并罚。那......
·合同成立的最低要求是怎样的
合同成立的最低要求是怎样的合同主要条款不全是否会导致合同不成立,这是合同当事人之间经常发生的争议。根据合同法第十二条的规定,合同的内容由当事......
·网贷逾期费用高合法吗
网贷逾期费用高合法吗一、网贷逾期费用高合法吗只要综合年利率高于国家规定的高利贷红线杠杠,都是非法的,不受法律保护。非法小贷公司与客户签定贷款......
·劳动合同纠纷赔偿项目包括哪些
劳动合同纠纷赔偿项目包括哪些一、劳动合同纠纷赔偿项目包括哪些(1)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2)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