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申诉可以看之前的卷宗吗?
一、刑事案件申诉可以看之前的卷宗吗?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等规定,
法律对申诉刑事案件是规定可以允许看卷宗里的证据,但是必须律师才能阅卷,家属一般是不行的。
二、 哪些人可以申诉
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配偶、子女、父母;同胞兄弟姐妹),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诉。案外人认为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侵害其合法权益的,也可以提出申诉。申诉可以委托律师代为进行。
三、申诉应向哪一级人民法院提出
申诉人对已生效的刑事判决、裁定提出申诉,应当首先向作出生效裁判的人民法院提出。申诉被驳回后,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诉。经过高级人民法院复查或再审的案件,当事人可以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诉,但是已依法终结的案件除外。
四、申诉应提交哪些材料
1、申诉状。应当写明当事人及申诉人的基本情况、联系方式以及申诉的事实与理由。2、原一、二审判决书、裁定书等法律文书。经过人民法院复查或者再审的,应当附有驳回通知书、再审决定书、再审判决书、裁定书。3、其他相关材料。以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为由申诉的,应当同时附有相关证据材料;申请人民法院调查取证的,应当附有相关线索或者材料。
五、原刑事判决、裁定正确的案件的处理方式
经人民法院审查,认为原刑事判决、裁定正确的申诉案件,人民法院应当说服申诉人服判息诉。如坚持申诉的,应当驳回或者通知不予重新审判。
六、刑事案件申诉立案与再审立案是否相同
申诉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诉,人民法院对符合申诉条件的刑事案件进行申诉立案。申诉立案表示案件进入复查阶段,经过复查后,符合《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二条规定的再审条件之一的,案件才予以再审立案,进入再审程序。
七、对于人民法院决定再审的案件,再审期间,是否停止原判决、裁定的执行
对于人民法院决定再审的案件,再审期间,不停止原判决、裁定的执行,但被告人可能经再审改判无罪,或者可能经再审减轻原判刑罚而致刑期届满的,可以决定中止原判决、裁定的执行,必要时,可以对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措施。不符合前款规定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申诉人补充材料。申诉人对必要材料拒绝补充且无正当理由的,不予审查。由于一些人为的或者其他的意外等等,在我国发生误判的事件虽然不是非常多,但是总结下来也有不少,所以如果有人对于跟自己有关的案件判决不同意或者有着相关方面的其他需要,请联系网的律师,让专业律师帮助你分析解答。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德本律师,手机:025-86309110
@德本律师简介:德本律师事务所成立于2007年,是经江苏省司法厅批准成立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所内专职律师实行专业化分工和资源共享,人员配置优化,法律门类齐全,能...More>>
·执行中止的情形主要有哪些?
执行中止的情形主要有哪些?执行中止的情形主要有:(一)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二)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
·公务员绩效工资标准有哪些
一、公务员绩效工资标准1、绩效工资又称绩效加薪、奖励工资或与评估挂钩的工资,是以职工被聘上岗的工作岗位为主,根据岗位技术含量、责任大小、劳动......
·审查起诉要通知律师吗?
一、审查起诉要通知律师吗?检察院在审查起诉时应当通知律师。侦查机关在侦查终结后,向检察院移交案件时不会通知辩护律师。法律规定:《刑事诉讼法》第......
·山东省病假医疗期工资是怎么算的?
生病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也是每个人都不想经历的,但是,由于中国的食品卫生等等原因总会生病。但由于地区的差异,病假期间的工资待遇肯定是不同的,......
·买房子需要买车库吗?
买房子需要买车库吗随着私家车数量的逐年上升,很多购房者在买房时,也将停车位问题作为考量的一环,但究竟是花上十几万元购买产权车位,还是每月支......
·走私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品罪既遂怎么处罚量刑?
走私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品罪既遂怎么处罚量刑?走私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品罪既遂量刑规定具体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二款走......
·东航公司融资方式主要有哪些
东航公司属于我国一个大规模的国有企业,像东航公司这种经营规模极大的航空运输公司在融资的时候,可以选择的渠道非常多,而且又因为其具备国有企业的......
·专利权和著作权的区别有几点
专利权和著作权的区别有几点著作权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所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的作品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专利权是指专利权人对其发明......
·当地政府为了某种经济利益的需要
当地政府为了某种经济利益的需要,可以征收属于农民的土地,但是为了保证农民的权益不受侵害,需要按照既定的农村征地流程办理征地手续。各地政府部门......
·疫情期间遭辞退如何索赔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6条规定,用人单位按照本法第36条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第40条无过失性辞退、第41条经济性裁员的规定解除劳动关系的,应当向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