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婚前存款算是个人财产吗?
婚前存款属于个人财产,夫妻一方的财产不因结婚就自动变为共同财产,因此,一方的婚前财产包括存款仍属于一方所有,即使离婚,也不应作为共同财产进行分割。可以通过婚前财产公证、财产约定的方式确定或者协商确定财产的所有权,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夫妻可以通过书面财产约定的方式改变或者确定财产原本为个人或者共同所有的属性。尤其是对于没有充分证据证明财产归属的,更有必要通过财产约定的方式确权。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千零六十二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第一千零六十三条 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
(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
(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第一千零六十四条 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第一千零六十五条 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对于婚前存款的具体标准,应当严格基于上述法律规定来进行认定,特别是夫妻双方可以通过举证的方式来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认定,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才可以按照法律规定来进行公平平等的分割,存在婚姻过错行为的是可以不平等分割的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德本律师,手机:025-86309110
@德本律师简介:德本律师事务所成立于2007年,是经江苏省司法厅批准成立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所内专职律师实行专业化分工和资源共享,人员配置优化,法律门类齐全,能...More>>
·刑诉法347条的内容是什么?
一、刑诉法347条的内容是什么?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审判:1、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2、被告人承认自己所犯罪......
·宣告婚姻无效的程序戴鹏是什么?
婚姻本身就是一个很美好的事情,但是在结婚之后要承担家庭的责任,导致两个人的激情慢慢变淡最终走向离婚,在离婚的时候还会遇到各种问题,有时候也会......
·法人构成侵犯名誉权的处罚是什么?
法人构成侵犯名誉权的处罚是什么?一、法人构成侵犯名誉权的处罚是什么?《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
·借贷协议是否需要公证
借贷协议是否需要公证一、借贷协议是否需要公证借款协议,是指出借人将一定数额的金钱借给对方(借用人),经过一定的时间后,借用人将同等数额的金钱......
·无证驾驶撞人不严重,怎么处罚
无证驾驶撞人不严重,怎么处罚随着无证驾驶、酒驾、闯红灯等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日渐增多,国家出台了最严格的交通法,加大了处罚力度,对于这些违反......
·没领证离婚彩礼钱退吗?
没领证离婚彩礼钱退吗1.按照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对于还没有领取结婚证的两个人,在结束关系的时候所收取的彩礼是可以退还的。如果两个人没有领取结婚......
·企业委托收款授权书范本
企业委托收款授权书范本委托收款授权书范文一:致:_________________公司我单位因业务需要,现委托________公司作为我单位合法委托代理单位,授......
·单位解除劳动协议如何赔偿?
劳动合同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辞职也是劳动者的权利,在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是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的。只有符合相关法定规定情形的,才可以辞......
·侵犯商标权纠纷如何解决
侵犯商标权纠纷如何解决近年来,知识产权领域崛起,市场竞争越来越多变成知识产权的竞争,商标侵权纠纷显著增加。那侵犯商标权纠纷该如何解决呢?请跟随......
·民事诉讼当事人范围是什么?
民事诉讼当事人范围是什么?日常生活中,人们处理纠纷的方式很多,包括第三方机构调解、仲裁和民事诉讼等。其中,诉讼是解决矛盾的最后手段。民事诉讼......
·申请人怎样才算商标抢注
申请人怎样才算商标抢注?所谓“恶意抢注”只是人们的通俗称谓。按现行的《商标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即“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