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同居违法吗,同居关系如何分割财产
一、非法同居违法吗
男女未婚同居是否违法应按以下两种具体情况来分析。
(一)形成事实婚姻的
事实婚姻作为婚姻关系存在的一种方式,是指男女双方未按法律规定进行结婚登记,即以夫妻关系同居生活所形成婚姻。
在这种情形下,未婚同居的行为并不违法,而且是受法律保护的。
1、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前,男女双方已经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按事实婚姻处理。
2、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后,男女双方符合结婚实质要件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
(二)未形成事实婚姻的
对于未形成事实婚姻的,未婚同居的行为不合法,但是也不属于违法。
也就是说,未婚同居(无配偶)的双方对是否选择同居可以自由决定。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止双方同意的未婚同居,只是此时的未婚同居不受法律的保护,一旦发生纠纷了,则法律不会像保护正常结婚的夫妻一样保护未婚同居者的利益。
由此可以看出,未婚同居属于无配偶的双方自由选择同居的一种类型,不受别人的阻止,既不违法也不合法。
二、同居期间财产如何分割
1、对全部财产进行清点和估算。
先确定哪些是属于私人财产,哪些是属于共同财产。然后估算出共同财产的价值,并经双方认可。
2、确认每一项财产的产权,即搞清每一项财产应该属于谁。
为了共同生活,以及在开始共同生活后,双方会共同购置或拥有一些财产。最常见的有家具、家用电器、房产、汽车、银行存款、股票、期货、债券、艺术品、古董、名贵宠物和花卉等。
在共同购置这些财产时,如果双方当时没有做任何约定,从理论上讲,应该这样确认产权:
(1)以谁的名义登记、落户的,产权就归谁(如房产、汽车、银行存款、艺术品、古董等)。
(2)如果不需要登记的,原则上由谁购买、使用、照顾、保管就归谁。
(3)如果是双方共同购买、使用或照顾、保管,而且是不可分割的(如家用电器、家具、宠物等),则应通过协商,决定由一方完整地获得该财产,而另一方则获得相应的价值补偿(可以是现金,也可以是债权、股权、期权、其他财产的所有权、实物等)。
(4)不适用上述原则的,则由双方协商解决。
3、对财产进行合理的分割。
假若财产产权所反映的状态,并非为合理或真实的状态,双方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产权进行合理的调整和分割。
到底男女非法同居违法吗?通过上文的分析介绍,我们知道此时需要区分不同的情况作出认定,对于没有形成事实婚姻的,法律上认为不合法,但是也不属于违法,没有正面对是否违法作出说明,因此我们也不好直接作出判断。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德本律师,手机:025-86309110
@德本律师简介:德本律师事务所成立于2007年,是经江苏省司法厅批准成立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所内专职律师实行专业化分工和资源共享,人员配置优化,法律门类齐全,能...More>>
·一、离婚财产全部给子女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一、离婚财产全部给子女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离婚财产全部给子女是符合法律规定的,一般来说,家庭财产是由夫妻两人通过劳动积累的,未成年人尚未参加......
·公司名称变化影响之前的买卖合同吗?
公司名称变化影响之前的买卖合同吗?公司名称变化不会影响之前的买卖合同,因为公司名称变化不会引起公司相关法律关系的变化,变更前公司的相关权利义......
·竞业限制补偿金比例是什么?有哪些规定
我们劳动法有规定,用人单位涉及到竞业限制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要加入竞业限制条款,并且用人单位要给劳动者相应的补偿。那么竞业限制......
·骗国家补贴还上就不判刑了吗
不是的,仍需要判刑。退还赃款的可以从轻处罚。但是,诈骗国家补贴属于犯罪性质严重,即使从轻处罚,从轻的幅度也不会很大。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
·商标续展需提前多久提交续展申请书
商标续展需提前多久提交续展申请书?商标续展需提前12个月递交续展申请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四十条注册商标有效期满,需要继续使用的,商标注......
·同居关系可以索要青春损失费吗?
“青春损失费”根本不是一个具有法律意义的词汇。在我们的法律中找不到相关法规。此外,这种情况不属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
·劳动仲裁是否适用证据规则
劳动仲裁是否适用证据规则仲裁前置,是劳动争议的一大特点,这也导致了劳动仲裁的数量居高不下,随着劳动者维权意识的提升,遇争议去仲裁已经成为大众......
·单位自首的认定不包含自动投案的规定是什么
在日常生活当中,单位犯罪的影响力往往会比较大一点,因为单位犯罪的犯罪人员比较多。但是单位如果发生了犯罪现象的话,如果可以到公安机关进行自首的......
·公路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
公路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公路就像国家的血脉,要想国家致富,一定要对公路工程做好把关工作,所以国家对公路工程质量验收进行了严格的评定标准并颁......
·刑事诉讼法人身检查的规定是怎样的?
司法机关为了获得更多的证据,需要采取各种侦查办法,只有在确保取得的证据能够限制他人的人身自由,或者是剥夺他人的生命权时,才可以判决。必要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