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主动离职有经济补偿金吗?
经济补偿金是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给予劳动者的经济补偿;是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用人单位依法一次性支付给劳动者的经济上的补助。一般来说,用人单位在员工递交辞职的情况下,是不需要向支付补偿金的,但是这三种情况除外。
1、公司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的手段强迫员工进行超过合同约定的劳动的,或者员工的人身安全无法得到保障时,员工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并向公司讨要补偿金,如果公司不愿支付补偿,可依法上诉强制赔偿。
2、公司以欺瞒等手段致使员工非自愿修改劳动合同或者使员工非自愿离职的,员工可以要求赔偿。比如说,公司以不正当手段调离员工的岗位,虽然不是开除员工,但用人单位侵害员工利益,使员工“自行离职”的手段,也是非法的,员工有权利要求用人单位予以补偿。
3、公司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方法违反法律的规定,存在严重剥削压榨员工,损害员工权益的条款,员工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公司。比如说:公司规定迟到扣除当天工资这样的“霸王条款”就是不合理的。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应以标准辞退补偿的2倍向员工支付赔偿。
二、无须支付经济补偿金情形有几种
以下情形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无须支付经济补偿:
(一)协商解除:劳动者提出,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过失性辞退: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5、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6、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三)特殊情况下的劳动合同终止:
1、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2、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3、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期限届满终止的;
4、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到期,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而终止劳动合同的。
在判断解除劳动合同的时候,用人单位是否需要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不能简单的看有谁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有些时候,虽然是劳动者自己要求离职,但确实是因为单位的行为太过分,存在严重压榨、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情况,此时劳动者忍无可忍而选择离职,那么单位仍旧是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德本律师,手机:025-86309110
@德本律师简介:德本律师事务所成立于2007年,是经江苏省司法厅批准成立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所内专职律师实行专业化分工和资源共享,人员配置优化,法律门类齐全,能...More>>
·辞退员工却不补偿的情形有哪些
辞退员工却不补偿的情形有哪些只要符合《劳动法》第十九条规定,辞退员工时,可以不用补偿。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
·口头合同解除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吗?
口头合同解除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吗?口头合同解除合同具有法律效力的。我国目前《劳动法》中对于离职的形式和书面要求并没有做出惟一性的说明,只要保证劳......
·办理著作权需要多少钱?
办理著作权需要多少钱?一、办理著作权需要多少钱对于著作权申请多少钱来说,官方的费用是300元,如果是过个著作权人同时申请一个软件著作权需要副......
·借了高利贷可以不还吗?
高利贷属于一种违法的借贷关系,自然我国是不予保护的。而现实中认定是否构成高利贷,需要结合最新司法解释中的规定进行,就目前而言民间借贷约定的利......
·如何订立有效遗嘱
如何订立有效遗嘱遗嘱在法律上分三类,其一是自书遗嘱,其二是代书遗嘱,其三是口头遗嘱。一般在紧急情况下才能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应当在有两个以上......
·延期办房产证如何赔偿?
延期办房产证如何赔偿?延期办理房产证的赔偿标准如下:1、按实际延长的期限,以人民银行同期存款利率计算违约金。2、合同约定“房屋交付使用后60日内办......
·并购公司流程是怎样的
并购公司流程是怎样的?公司经营不善,想上市却有心无力,或是其他原因不得不被其他公司并购的时候,收购方和被收购方都要注意兼并合同中的保证条款,......
·对欠钱不还的老赖怎么办?
对欠钱不还的老赖怎么办?对欠钱不还的老赖先协商解决,及时补写借条,催促尽快还款。能协商解决的就协商解决。但是协商不成就只能走法律途径了。持有效......
·婚内与他人同居或重婚怎么办
婚内与他人同居或重婚怎么办在我们国家重婚是违反了道德,而且还为患了婚姻的法则,要负一定的法律责任。我们大家都知道,现在已经提倡人人平等的理念......
·如何对私分国有资产罪认定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很多某些地方和部门集体私分国有资产的行为,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给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带来了严重的损害。根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