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不可以孩子名誉索要抚养费?
可以。鉴于子女是未成年人,不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依据法律规定,此时可由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父或母作为法定代理人参加诉讼。
《婚姻法》第三十七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均规定是“子女要求增加抚养费可另行起诉”。
此时提出要求的主体是“子女”,而非“一方父母”。因此,提起增加抚养费诉讼的原告也应为子女个人。
二、起诉孩子抚养费的程序是什么?
起诉孩子抚养费的程序主要是:
1、以孩子的名义写一份起诉状,内容是找孩子的父亲或母亲要抚养费。
2、交到没有支付抚养费一方的居住地法院,缴纳立案费20元左右。
3、然后等待开庭审理。
4、开庭前准备好证据,离婚协议书或判决书。
需要以下材料:
第一,孩子的户口本或者出生证明以及复印件;
第二,离婚协议书以及复印件;
第三,离婚证及其复印件;
第四,民事起诉状一式两份。
第五,预交案件受理费。
如果要不按照500一月的标准,那还要提供他的工资收入证明。
抚养费的支付方式和抚养费的范围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8条规定:抚育费应定期给付,有条件的可一次性给付。
第9条规定:对一方无经济收入或者下落不明的,可用其财物折抵子女抚育费。
根据以上规定,抚养费的支付方式一般是按月支付,按月打入孩子抚养费的专用账户或在探视孩子时支付,实践中,很多当事人都要求对方一次性支付抚养费,因为这样一来省去要钱的麻烦,二来可以折抵给付对方房款。但是,是否采用一次性的支付方式,法院要看对方的实际支付能力,以及对方当事人的态度。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不同意一次性支付的,法院不会判令其一次性支付。
抚养费不单指生活费,《婚姻法》解释(一)第21条明确规定:“抚养费”包括三项,即生活费、教育费和医疗费。所以,在离婚时,除生活费外,要充分考虑教育费和医疗费,在抚养费的标准(20~30%比例)范围内争取较高的比例。
作为夫妻两个人或者其他人,可以感性的去看待夫妻之间的感情问题,但夫妻之间相互存在着的一些责任,义务及权利就必须要理智的对待了。部分的人确实认为抚养费就是给了孩子的父亲或母亲,也因此拒绝承担抚养义务。这就有些太过于感情用事了,抚养费是交由抚养人代管的。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德本律师,手机:025-86309110
@德本律师简介:德本律师事务所成立于2007年,是经江苏省司法厅批准成立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所内专职律师实行专业化分工和资源共享,人员配置优化,法律门类齐全,能...More>>
·上缴的雇佣童工罚款给谁
上缴的雇佣童工罚款给谁罚款一律上缴国库,并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制定的罚款票据。为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国务院公布了《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禁止用......
·法律规定网购赔偿多少钱
法律规定网购赔偿多少钱?网购赔偿标准时没有统一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
·离婚起诉书没有写财产分割怎么办?
一、离婚起诉书没有写财产分割怎么办?离婚起诉状中没有写财产分割请求的,如果在举证期限届满前,可以向法院申请增加诉讼请求。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
·个人所得税退税有几种方式?
个人所得税退税有几种方式?办理年度汇算的三种方式:自己办、单位办、请人办。一是自己办,可以通过手机个人所得税App、自然人电子税务局等渠道自行办......
·行政拘留和治安拘留有什么区别吗?
行政拘留和治安拘留有什么区别吗?治安拘留是行政处罚方式之一,也称为行政拘留。最常见的行政拘留的产生一般是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由公安......
·盗窃罪公安局立案要多久才能立案
盗窃罪公安局立案要多久反映的是公安机关刑事立案的期限问题。公安机关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因为每件案件的情况不一样,受案件复杂程度、司法成本等各种......
·什么是外观设计专利权?
什么是外观设计专利权?一、什么是外观设计专利权?外观设计,是指工业品的外观设计,也就是工业品的式样。它与发明或实用新型完全不同,即外观设......
·对于土地使用证谁去办理?
对于土地使用证谁去办理?一、对于土地使用证谁去办理?办理土地使用证可以盖土地的所有者去国土资源部门办理,也可以是亲属,或者委托代理机构代......
·双方一方不离婚怎么办 离婚手续应该怎么办理
并不是所有的夫妻双方都是想要离婚的,出现一方要离婚而另一方不同意的情况也是很常见。但这样的情形就不能解除婚姻关系了吗?当然不是的,那么双方一方......
·离婚诉讼调解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离婚诉讼调解的法律规定是什么?法律对调用离婚的次数是没有规定的,但在实践中如果不同意法院调解的,法院一般不会再进行调解,而是进入诉讼程序。......
·劳动合同的合意解除:
劳动合同的合意解除:《劳动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不仅仅就解除劳动合同本身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