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非法集资需要啥证据?
现在我们在网络上有很多的公积金投资方面的软件,返利往往都比银行高出很多,所以很多人都喜欢把多余的钱放在这上面。但是这上面的风险是很大的,有很多的非法集资的现象。非法集资在我们国家的处罚是很严格的。那么非法集资需要什么证据?
证据是判定行为人是否构成犯罪以及构成何种犯罪的客观依据。
由于非法集资犯罪往往作案周期长、受害人数多、涉案金额大,因此更需要重视对非法集资类犯罪各类证据的全面收集。既要重视对言词证据的收集,又要重视对虚假宣传材料、股权证、协议书等书证及电子数据的收集取证。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的提取,应紧紧围绕非法集资的非法性、公开性、利诱性、社会性四个特征进行,并将非法集资资金的管理、使用、用途作为重点进行取证,同时还应查明涉案款物的去向以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退赔能力。
需要被害人陈述
应主要围绕参加集资的起因、方式、金额、回报(方式、次数、金额)、损失金额等方面进行;对被害人人数众多的案件,为全面查明被害人的实际损失,侦查机关还应及时发布公告要求被害人限期申报债权,对被害人进行确认,并及时告知相关权利及义务。
需要收集涉案书证
应当调取包括非法集资方案、宣传手段,资金来源、资金管理、使用、流向等方面的书证,重点是所集资金的管理、使用、用途等影响非法集资行为定性方面的书证;对财务账目齐全,被告人及相关财务人员均能印证财务书证的案件,应以财务账目为核心进行取证;同时,由于司法审计报告是认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非法集资金额、损失数额、犯罪金额的主要证据,是重要的定罪量刑依据,因此对具有相应财务资料的,侦查机关在立案侦查后一般还应及时委托相关单位进行审计或者出具司法会计意见。
同时,在收集非法集资类犯罪案件的证据时,还要紧扣各类非法集资犯罪案件的构成要件,以便于区分此罪与彼罪,如在侦查过程中要充分注意收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证据,以区分行为人是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或集资诈骗罪。对共同犯罪的,应当查明各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和地位,对资金的分配、控制或挥霍的数额等,以便于判定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与地位。
对于告非法集资需要啥证据的问题我们国家是有着明确的规定的,对于这个事情我们需要的证据是收集好非法集资的虚假宣传资料,掌握自己来源资金使用资金流向的证明,这样就可以直接的证明是非法集资了。我们如果遇到了非法集资的事情一定要及时报警。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德本律师,手机:025-86309110
@德本律师简介:德本律师事务所成立于2007年,是经江苏省司法厅批准成立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所内专职律师实行专业化分工和资源共享,人员配置优化,法律门类齐全,能...More>>
·葡萄糖酸钙外渗酸算医疗过错吗
葡萄糖酸钙外渗酸算医疗过错吗一、什么是医疗过错医疗过错,属于过错的一种。在依据医疗水准判断医方的过错时,必须注意区分医疗水准与医学水准。......
·显失公平合同的撤销权应该如何行使?
显失公平合同的撤销权应该如何行使?一、显失公平合同的撤销权1、显失公平的合同可撤销吗?如果合同确实显失公平,可以依据《合同法》以下条款行使......
·一、交通事故人伤全责如何认定?
一、交通事故人伤全责如何认定?1、逃逸一方承担全部赔偿责任有些机动车驾驶人却因为法制意识淡薄,在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后,弃车而逃或者驾车逃逸......
·一、公司降薪原劳动合同约定视为续签可以不续签吗?
一、公司降薪原劳动合同约定视为续签可以不续签吗?公司降薪原劳动合同约定视为续签可以不续签。劳动合同到期,用人单位提供给的新劳动合同降低待遇......
·一、劳动合同上要求提前三个月离职合法吗?
一、劳动合同上要求提前三个月离职合法吗?不可以,违法,约定无效。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无需单位同意《劳......
·如果单位不续签,需要进行经济补偿。
如果单位不续签,需要进行经济补偿。用人单位提出不续签的,应该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工作1年支付1个月工资;如果劳动者存在《劳动合同法》14条的情......
·赠与合同诉讼纠纷是什么?
赠与合同诉讼纠纷是什么?赠与合同一般具有以下性质:1、双方行为。赠与合同须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如果赠与人有赠与的表示,但受赠人并没......
·什么原因继承人会丧失继承权
依现行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条的规定,丧失继承权的事由,有以下四种:1、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继承人故意杀害被继承人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不论是既遂......
·如果一个16岁用刀砍伤别人不赔偿是什么结果?
一、一个16岁用刀砍伤别人不赔偿是什么结果1)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
·怎么有效处理农民工欠薪?
怎么有效处理农民工欠薪?一、怎么有效处理农民工欠薪?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是合法,有效的途径。投诉的法规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条对......
·对于转发朋友圈构成侵权名誉权吗
对于转发朋友圈构成侵权名誉权吗转发朋友圈构成侵权名誉权。我国《民法总则》第一百一十条明确规定了自然人享有名誉权。它为人们自尊、自爱的安全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