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的区别有哪些?
一、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的区别有哪些?
1、概念不同
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而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2、处罚不同
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犯罪预备是着手实施前的阶段,而犯罪未遂则是已经着手实施,但是因为其他外界原因没得逞,比如想盗窃因为有人巡逻没偷成,比如想抢劫因为遭到反抗没抢到钱,但是行为实施时已经构成犯罪,只是没有得到财物而已。但如果为盗窃去购买钳子等作案工具,为抢劫去购买枪支、刀具或踩点等显然是在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属于犯罪预备。
刑法第22条第1款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二、 犯罪预备的形式
1.为实施犯罪准备犯罪工具的行为。——犯罪预备行为最常见的形式
所谓犯罪工具,是指犯罪分子进行犯罪活动所用的一切器械物品。其中包括:
(1)用以杀伤被害人或者排除被害人反抗的器械物品,如枪弹、刀棒、毒药、绳索等;
(2)用以破坏、分离犯罪对象物品或者破坏、排除犯罪障碍物的器械物品,如钳剪、刀斧、锯锉、爆炸物等;
(3)专用为达到或逃离犯罪现场或进行犯罪活动的交通工具,如汽车、摩托车等;
(4)用以排除障碍、接近犯罪对象的物品,如翻墙爬窗用的梯子或绳索等;
(5)用以掩护犯罪实施或者湮灭罪证的物品,如作案时戴的面罩、作案后灭迹用的化学药品等。犯罪工具本身危害性和复杂性可以反映出预备行为不同的危害程度。
所谓准备犯罪工具,包括制造犯罪工具、寻求犯罪工具及加工犯罪工具使之适合于犯罪的需要。
2.其他为实施犯罪制造条件的行为。这类犯罪预备行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
(1)为实施犯罪事先调查犯罪场所、时机和被害人行踪
(2)准备实施犯罪的手段,例如为实施入户盗窃而事先练习爬楼入窗技术
(3)排除实施犯罪的障碍
(4)追踪被害人、守候被害人的到来或者进行其他接近被害人、接近犯罪对象物品的行为
(5)出发前往犯罪场所或者诱骗被害人赶赴预定犯罪地点
(6)勾引、集结共同犯罪人,进行犯罪预谋
(7)拟定实施犯罪和犯罪后逃避侦查追踪的计划,等等。
需要明确的是,对于犯罪预备和犯罪未遂的相关情况认定必须由司法机关结合实际的犯罪事实来进行处理,犯罪预备一般是在犯罪事实实施之前,犯罪分子有预谋的对实施犯罪行为进行各项准备活动,但犯罪未遂则在实施犯罪事实时没有造成实际损害。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德本律师,手机:025-86309110
@德本律师简介:德本律师事务所成立于2007年,是经江苏省司法厅批准成立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所内专职律师实行专业化分工和资源共享,人员配置优化,法律门类齐全,能...More>>
·抽逃出资行为具体包括几种
抽逃出资行为具体包括几种(1)股东通过其控制的其他民事主体与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增加交易成本,变相获得公司财产或伪造虚假的基础交易关系,如公司与......
·国家赔偿方式与民事赔偿方式的不同在哪里?
生活中总会有不同的事故发生,然而有些事故会获得赔偿,比如国家公务人员违反,就会有国家赔偿,发生交通事故就会有民事赔偿,别看两种方式就差了两个......
·公司申请破产是否需要股东会决议吗?
公司申请破产是否需要股东会决议吗?依照《破产法》和《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股东会申请破产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因经营不善严重亏损,不能偿还到期债......
·新成立公司的注册流程
公司成立是先工商后税务,公司注销先税务后工商。所以第一步要先去工商局办理营业执照(现在营业执照是五证合一的了)二、首先要去工商局填一个《名称......
·醉酒肇事刑事处罚量刑起点是什么?
醉酒肇事刑事处罚量刑起点是什么?一、醉酒肇事刑事处罚量刑起点是什么?交通肇事致1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脑出血单位赔偿标准
不能赔偿。虽然是在工作时间突发的脑溢血,但因不属于《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规定的,“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
·投案自首能减刑多少 投案自首的相关量刑规定
自首属于法定的量刑情节之一,一般要是可以认定罪犯具有这样的情节,那在实际判刑处罚的时候,往往就会从轻或者减轻进行处罚。那究竟投案自首能减刑多......
·单位无故辞退员工的赔偿是怎样的公司要辞退员工
单位无故辞退员工的赔偿是怎样的公司要辞退员工,必须具备法律中规定的法定事由,在履行了提前30日的通知义务或者另外支付给员工一个月工资的代通知费......
·一、公益岗可以随时辞职吗?
一、公益岗可以随时辞职吗?是可以的,但除用人单位有严重违法的情况外,任何单位、任何岗位都不能随便辞职。公益性岗位只是岗位的性质具有一定的特殊......
·调解抚养权的程序是什么
像孩子的抚养权这种事情,大多数夫妻在离婚的时候都不愿意放弃。当然法院在判决孩子抚养权的问题上,实际上原则也是为了能够更好的给孩子提供一个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