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无效宣告中还能使吗 一、商标无效宣告中还能使吗?
一、商标无效宣告中还能使吗?
可以,只要在商标确权程序中没有到最后程序确认该商标无效,商标还是处在有效状态。个人请求宣告注册商标无效的流程:
1、其他单位或者个人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宣告该注册商标无效的,应当向商标评审委员会提出申请;
2、商标评审委员会收到申请后,应当书面通知有关当事人,并限期提出答辩,可以办理商标无效宣告答辩业务;
3、商标评审委员会应当在9个月内做出维持注册商标或者宣告注册商标无效的裁定,并书面通知当事人。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期限的,经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可以延长3个月;
4、当事人对商标评审委员会的裁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30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5、人民法院在受理起诉后,应当通知商标裁定程序的对方当事人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二、商标无效宣告申请时间周期:
1、15天:商标所有人若收到商标无效宣告通知书,可以在15天内向商评委申请商标复审。
2、9个月:商评委应当在9个月内对复审做出决定,如有特殊情况可以延长3个月。
3、30天:若复审失败,所有人可以在收到通知书之日起30天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抢注商标无效宣告后果是什么?
商标宣告无效就是对一件注册商标宣告权利失效,相当于被判了死刑,这对于商标权利人来说是杀伤力十分巨大的。面对商标被无效的危险,必须积极应对、尽全力挽回!从商标注册之初就熟悉相关法律要求,通过合法正规手段获得商标权,从而避免商标被无效。
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规定,恶意抢注他人商标的,商标局可以作出宣告注册商标无效的决定或者裁定。具体规定:
2、第四十七条 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十五条的规定宣告无效的注册商标,由商标局予以公告,该注册商标专用权视为自始即不存在。
3、宣告注册商标无效的决定或者裁定,对宣告无效前人民法院做出并已执行的商标侵权案件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做出并已执行的商标侵权案件的处理决定以及已经履行的商标转让或者使用许可合同不具有追溯力。但是,因商标注册人的恶意给他人造成的损失,应当给予赔偿。
4、依照前款规定不返还商标侵权赔偿金、商标转让费、商标使用费,明显违反公平原则的,应当全部或者部分返还。
其实,像这种情况一般都是等到正式宣告无效之后才会失去使用商标的权利。其他人在这个过程当中最好也不用使用已经被商标局颁发注册证的这些商标,而且,经过工作人员的审查之后,其实完全有可能直接驳回申请者的这些诉求,商标是否有效要看最终结果。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德本律师,手机:025-86309110
@德本律师简介:德本律师事务所成立于2007年,是经江苏省司法厅批准成立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所内专职律师实行专业化分工和资源共享,人员配置优化,法律门类齐全,能...More>>
·行政处罚能消掉档案吗?
行政处罚能消掉档案吗?现阶段我国相关行政处罚方面的法律法规规定的越来越完善,对于被行政处罚的违法人也基本持有零容忍的状态,但是很多人对于行......
·在哪些情况下醉驾会入刑
自《刑法修正案八》开始,我国就明确将醉驾行为入刑了,但实践中也要区分不同情况下的醉驾,而不是说所有的醉驾都会被入刑。那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究......
·自首的认定与刑罚标准是什么
自首的认定是怎样的1、犯有数罪的犯罪嫌疑人仅如实供述所犯数罪中部分犯罪的,只对如实供述部分犯罪的行为,认定为自首。2、共同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嫌疑......
·专利权质押登记办法
专利权质押登记办法专利权质押登记办法第一条为了促进专利权的运用和资金融通,保障债权的实现,规范专利权质押登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死亡身后抚恤金可以当遗产吗?
(一)死亡抚恤金和丧葬费一样不属于遗产范围,不能作为遗产继承。实际支付的丧葬费超过单位给付的数额时,超过部分不能从死亡抚恤金中扣除。(二)剩余的......
·海上保险诉讼时效中断如何理解?
如何正确理解海商法诉讼时效中断在海商法中,有着区别与民法通则的诉讼时效之规定,即依照《海商法》第267条第1款规定,诉讼时效因请求人提起诉讼、提......
·行政复议证据种类有哪些
行政复议证据种类有哪些?对于开店做生意的人来说,少不和政府相关部门打交道。如果对其做出的行政行为不满,我们可以依法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议。这......
·违约金过高如何调整?调整措施有哪些?
近年来,生活中因违约金问题而发生的纠纷比率不断上升,从而导致了许多矛盾的产生,只能通过打官司等一系列手段来捍卫自己的权益不受到损害。究其原因......
·用人单位不续签劳动合同怎么办
续签劳动合同是指合同期满后企业与员工不终止劳动关系,在双方完全同意的情况下继续履行原合同确定的权利与义务的法律行为。劳动者应当了解企业如何续......
·挪用资金最高可以判多少年
挪用资金最高可以判多少年挪用资金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