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因为超生可以被辞退吗?
不可以,超生不属于法定的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所以这属于单位单方面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要求单位继续履行合同,不要求单位继续履行合同的,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者在该单位的已工作年限支付赔偿金,每满一年赔偿二个月工资,不满半年赔偿一个月工资,满半年不满一年赔偿二个月工资。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5、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6、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二、超生社会抚养费标准
1、符合再生育一个子女的条件,未取得生育证生育的,按照上年度总收入的百分之三十征收。征收社会抚养费后补办生育证。
2、符合法定结婚条件,未办理结婚证生育的,按照上年度总收入的二倍征收。
3、不足法定婚龄生育第一子女的,按照上年度总收入的三倍征收。
4、符合法定收养子女条件,但没有办理收养证的,动员其依法办理收养证,拒绝办理的,按照上年度总收入的二倍征收。
5、不符合法定收养子女条件收养子女的,按照上年度总收入的三倍征收。
6、违法多生育一个子女的,按照上年度总收入的二至三倍征收。有下列严重情节违法多生育一个子女的人,按较高的倍数征收:
(1)实际收入明显高于当地人均收入,但无法核实其具体收入的,按照人均收入的四至六倍征收;
(2)违法多生育子女后没有及时报告,超过一年的,按照总收入的三至四倍征收;其中超过三年未主动报告或者经举报查实的,按总收入的五至六倍征收;
(3)所在村民委员会的土地被纳入征地规划后,违法多生育的,按照总收入的四至六倍征收;
(4)在违法生育前后藏匿、转移财产的,按照总收入的四至六倍征收;
(5)拒不缴纳终止妊娠保证金,又拒不终止妊娠导致违法生育的,按照总收入的四至六倍征收;
用人单位没有权利,没有资格监管员工到底生了几个孩子,而且当事人在超生了的情况下,肯定也依法向计生部门交过社会抚养费了,生几个孩子这属于计生部门监督管辖的事情,不管是超生,还是正常的休产假,这都不能成为辞退员工的正当借口。以上就是律图小编整理的内容。律图有在线律师,如果您有任何的疑惑,欢迎您随时咨询。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德本律师,手机:025-86309110
@德本律师简介:德本律师事务所成立于2007年,是经江苏省司法厅批准成立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所内专职律师实行专业化分工和资源共享,人员配置优化,法律门类齐全,能...More>>
·划拨土地使用证过户可以吗?
划拨土地使用证过户可以吗?一、划拨土地使用证过户可以吗?划拨土地使用证可以过户,但是需要通过当地人民政府的审批,另外就是在转让之前需要交......
·最新酒驾跟醉驾的区别是什么?
最新酒驾跟醉驾的区别是什么?(一)酒精含量要求不同:1、酒驾: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在农村建房只有土地使用证吗?
农民想要在家乡建造自己的房子,就必须向管理集体土地的村委会申请并向有关部门报备及登记,在这之后才能获得建造房屋的允许。但是也有很多农民认为自......
·医疗纠纷的仲裁解决的程序是怎样的
医疗纠纷的仲裁解决的程序是怎样的?一、医疗纠纷的仲裁解决的程序是怎样的?当医疗纠纷发生后,医患双方在协商解决不成的情况下,若双方能自愿达成协......
·不构成单位犯罪的几种情况
不构成单位犯罪的几种情况不认定为单位犯罪的情形有:1、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走私犯罪的,不以单位犯罪论处;2、公......
·网络诈骗聘请律师有帮助吗?
一、网络诈骗聘请律师有帮助吗?网络诈骗聘请律师有帮助的。首先请律师辩护是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的唯一途径。所以请律师辩护是完全必要的......
·职工患病医疗期规定?
职工患病医疗期规定有哪些内容一、职工患病医疗期规定有哪些内容《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第一条为了保障企业职工在患病或非因工......
·男方吸毒离婚财产分割的原则
离婚的原因很多,有的因为男方吸毒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最终导致女方提出离婚。这类离婚情形的财产分割也不例外,男方吸毒离婚财......
·入职一个月离职工资怎么算?
入职一个月离职工资怎么算?算工资的时候一定要知道日工资计算公式:日工资=月工资收入÷21.75(用于有缺勤,工作未满一个月等情况下的工资计算)所以......
·一、夫妻离婚财产分割起诉要多久?
一、夫妻离婚财产分割起诉要多久?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普通民事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二审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