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制工人95年需要购买社保吗?
一、劳动合同制工人95年需要购买社保吗?
需要的;社会保险主要是通过筹集社会保险基金,并在一定范围内对社会保险基金实行统筹调剂至劳动者遭遇劳动风险时给予必要的帮助,社会保险对劳动者提供的是基本生活保障,只要劳动者符合享受社会保险的条件,即或者与用人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或者已按规定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即可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中的核心内容。
二、缴费比例
社保分单位缴纳部分和个人缴纳部分。具体社保费缴费比例分别为:
养老保险,单位和个人分别缴纳20%、8%;
医疗保险,单位和个人分别缴纳12%、2%;
失业保险,单位和个人分别缴纳2%、1%;
生育保险单位缴纳0.60%,个人不缴;
工伤保险单位缴纳2%,个人不缴。
三、社保的特征
特征1:社会保险的客观基础,是劳动领域中存在的风险,保险的标的是劳动者的人身;
特征2:社会保险的主体是特定的。包括劳动者(含其亲属)与用人单位;
特征3:社会保险属于强制性保险;
特征4:社会保险的目的是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
特征5:保险基金来源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缴费及财政的支持。保险对象范围限于职工,不包括其他社会成员。保险内容范围限于劳动风险中的各种风险,不包括此外的财产、经济等风险。
四、社会保险费的征集方式
1.比例保险费制
这种方式是以被保险人的工资收入为准,规定一定的百分率,从而计收保险费。采用比例制,原来社会保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补偿被保险人遭遇风险事故期间所丧失的收入,以维持其最低的生活,因此必须参照其平时赖以为生的收入,一方面作为衡量给付的标准,另一方面又作为保费计算的根据。
以工作为基准的比例保险费制最大的缺陷是社会保险的负担直接与工资相联系,不管是雇主雇员双方负担社会保险费还是其中一方负担社会保险费,社会保险的负担都表现为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其结果会导致资本排挤劳动,从而引起失业增加。
2. 均等保险费制
即不论被保险人或其雇主收入的多少,一律计收同额的保险费。这一制度的优点是计算简便,易于普遍实施;而且采用此种方法征收保险费的国家,在其给付时,一般也采用均等制,具有收支一律平等的意义。但其缺陷是,低收入者与高收入者缴纳相同的保费,在负担能力方面明显不公平。
综合上面所说的,劳动合同制的工人只要双方建立了劳动关系,那么就可以依法的进行购买到社会保险,而且用人单位还必须要主动的提出来,如果用人单位拒绝,那么劳动者就可以向劳动部门举报,从而来保障自己合法利益。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德本律师,手机:025-86309110
@德本律师简介:德本律师事务所成立于2007年,是经江苏省司法厅批准成立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所内专职律师实行专业化分工和资源共享,人员配置优化,法律门类齐全,能...More>>
·卖房子夫妻一方不在场能过户吗
要看房产证上的房主是谁。如果房产证上的产权人是一个人的名字只需产权人的一方就可以过户了,如果产权人是两个人的名字则需要两个人都到场,共同办理过......
·怎么注册私募基金?
怎么注册私募基金?一、基金型企业设立条件:1、名称应符合《名称登记管理规定》,允许达到规模的投资企业名称使用“投资基金”字样。2、名称中......
·无主物与遗失物分别指的是什么?
无主物与遗失物分别指的是什么?遗失物是指他人丢失的动产。遗失物并不是无主物,也不是所有人抛弃的或因为他人的侵害而丢失的物,而是因所有人不慎所......
·交通事故车损鉴定有什么程序
随着有车一族越来越多,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也有所增加。发生交通事故后,车子经过碰撞,虽然维修后仍能使用,但车辆贬值却是实际存在的事实。此时就需......
·被人民法院驳回起诉可以上诉吗
被人民法院驳回起诉可以上诉吗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对驳回起诉的裁定不服的,可以在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
·债务人与债权人的区别有哪些
债务人与债权人的区别有哪些一、债务人与债权人的区别债权人是指债的关系中有权利要求另一方(债务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当事人。在债的关系中,债权......
·一、随时辞职医院扣证合法吗?
一、随时辞职医院扣证合法吗?不合法,辞职后的执业证都是找新的医院进行变更的。辞职之后不会押证的,只要你没有从你辞职前的医院变更走,那就说明你......
·离婚重新上诉经济补偿标准是什么?
离婚重新上诉经济补偿标准是什么?离婚重新上诉经济补偿标准是实际方面付出的义务,《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八条规定,夫妻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
·民事案件20万元标的诉讼费多少
民事案件20万元标的诉讼费多少?民事案件20万元标的诉讼费是4千元,财产案件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计交纳:1、不超过1万元的......
·闯红灯扣完12分怎么办
闯两次红灯扣12分,驾驶证会被扣留。机动车驾驶人应当在十五日内到机动车驾驶证核发地或者违法行为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参加为期七日的道路交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