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规定试用期是多长时间?
一、劳动法规定试用期的期限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劳动合同>3个月,无试用期。
1年>劳动合同>=3个月,试用期最多不得超过1个月;
3年>劳动合同>=1年,试用期最多不得超过2个月;
劳动合同>=3年,试用期最多不得超过6个月。
二、法律明确规定三种情况下不可约定试用期,这三种情况分别是:
1)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2)合同履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劳动合同;
3)非全日制用工。
此外,若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即为劳动合同期限。
延伸补充:
试用期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吗?
试用期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在试用期内,除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的情形包括:
1)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工作任务造成重大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5)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6)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包括:
1)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以上就是法律本站我们对劳动法规定试用期这一问题的详细回答,由上面的内容我们可以知道作为一个劳动人,要学会利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充分了解相关知识也可帮助我们更好的工作和生活。如果在试用期间发生任何违规拉票的发的行为,我们必须勇于向相关部门反应。如果您还有其他关于劳动法规定试用期方面的问题,可以咨询本站网站的律师,我们有专业的律师为您答疑解惑。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德本律师,手机:025-86309110
@德本律师简介:德本律师事务所成立于2007年,是经江苏省司法厅批准成立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所内专职律师实行专业化分工和资源共享,人员配置优化,法律门类齐全,能...More>>
·办理个人住房贷款手续怎么办
办理个人住房贷款手续怎么办一、办理个人住房贷款手续1、个人贷款申请书;2、个人有效身份证件(包括居民身份证、户口本、军官证、士官证、警官证......
·交通事故追尾的误工费怎么计算
交通事故追尾的误工费怎么计算在追尾的交通事故中,能够证明伤者是具备工作能力的,可以获得误工费的赔偿。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
·限期借条到期还钱不要后打官司怎么办?
限期借条到期还钱不要后打官司怎么办?限期借条到期还钱债权人不要后债权人打官司,可以列举相关自己还款,但对方不要的证据,并且以此主张诉讼时效已经......
·破产重整和破产清算的区别
破产重整和破产清算的区别一、二者概念不同破产清算是指公司在宣告破产以后,由清算组接管公司,对破产财产进行清算、评估和处理、分配。重整是指对......
·商业秘密的三性是指什么
商业秘密的三性是指什么?1、非公开性商业秘密的前提是不为公众所知悉,而其他知识产权都是公开的,对专利权甚至有公开到相当程度的要求。2、非排他性商......
·职工主动离职后能有什么补偿
职工主动离职后能有什么补偿?正常情况下职工主动离职的不能跟公司要任何补偿,除非因以下情形被迫离职的,可以和公司要经济补偿金:(一)未按照劳动合同......
·我国现行的建筑幕墙工程质量验收规程有哪些
我国现行的建筑幕墙工程质量验收规程有哪些?在现代化的大都市,玻璃幕墙已成为重要商业区的标配,并逐步扩大到较小城市。但是因为反光性等诸多特点......
·个人合伙适用合伙企业法吗?
个人合伙适用合伙企业法吗?在我国,合伙一般有个人合伙、法人合伙、合伙企业三种形式,对于投资者来说选择一个好的合伙形式是关键,但是对于大多数......
·车主无证驾驶怎么处罚
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或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由公安......
·一、指定监护人证明去哪里开具?
一、指定监护人证明去哪里开具?证明是由户籍所在地的派出所、居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1、《民法通则》第十七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