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今的生活中
宁波首套住房证明去哪里办理
1、所谓的宁波首套住房得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买房人年满18周岁;买的房子是90平及以下的普通住房;购房人现在名下没有单独或与他人共同购买的住房。不过与父母一起购买的、按照房改政策购买的、通过继承遗产或拆迁安置获得的住房除外。
2、查询宁波首次购房信息,以购房合同中的购房人为查询依据。受理个人首次购房信息查询时,需审核查询人身份证明、商品房预(现)售合同或存量房买卖合同。
3、以购房人为单位,基于宁波购房产权信息系统的界定标准,规定在产权登记信息库中,无产权登记记载的,或者有产权登记,但是产权来源是自建、继承、赠与、房改、经济适用房、拆迁安置房的,都属于首次购房,房产局产权市场处将给予出具《首次购房证明》。
4、标准还规定,查询宁波个人购房信息的地域,只限于出具《首次购房证明》机构所登记的区域范围。
宁波首套住房证明办理流程是什么?
1、办理宁波首套住房证明的时候,购房者本人到所在区县的房地产交易核心,带上身份证和购房合同(包括商品房预售合同、商品房出售合同和房地产买卖合同)。如果购房人现在有与父母共同购买住房的,申请时还要出具户籍等相关证明。相关材料提交后,房地产交易核心将在受理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出具头次购房证明。
2、宁波首套住房查询时需携带以下材料:
(1)身份证:男方(含单身)原件、复印件一份,女方 (含单身)原件、复印件一份;
(2)户口簿:男方(含单身)主页和本人页的原件、复印件一份,女方(含单身)主页和本人页原件、复印件一份;
(3)集体户的需开户籍证明,原件、复印件一份,有未成年小孩的需户口原件和复印件一份;
(4)结婚证的原件、复印件一份;
(5)单身(丧偶、离婚、未婚)需户籍所在地民政局出具的单身证明原件、复印件一份。
3、宁波首套住房查询以家庭为单位,夫妻之间可以代办,其他人不可以代办,夫妻双方来一人就可以办理。
上述文章就是对于宁波首套住房去哪里办理的有效回答,对于居住在宁波的人们来说,一套住房的购买虽会给自己带来较大的压力,可回归实际,一旦自己有了房产就会缓解住房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幸福指数,从而使自己更有前进的动力。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德本律师,手机:025-86309110
@德本律师简介:德本律师事务所成立于2007年,是经江苏省司法厅批准成立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所内专职律师实行专业化分工和资源共享,人员配置优化,法律门类齐全,能...More>>
·一、离婚之前怎样转移财产?
一、离婚之前怎样转移财产?其实离婚转移财产根据财产的不同有着不同的转移方式,并且方式也是多种,以下介绍常见的四种:1、转移存款。这种转移......
·公司辞退员工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如下:
公司辞退员工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如下:1.协商解除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超过12年的,按12年算)2.因病或非因工伤解除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
·分期付款合同诉讼时效如何计算?
分期付款合同诉讼时效如何计算?分期付款合同诉讼时效如何计算?(1)如果合同约定履行期限的,应从分期付款合同约定的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
·征地拆迁引发矛盾如何解决
征地拆迁引发矛盾如何解决一、征地拆迁引发矛盾解决1、征地纠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行政主体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认为......
·限制民事能力的人怎么立遗嘱?
限制民事能力的人怎么立遗嘱?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立遗嘱的,遗嘱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设立遗嘱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遗嘱能力,是指公民具有......
·申请行政复议答复期限是多久
申请行政复议答复期限是多久被申请人答复的时限是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二十三条 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应当自行政复议申请......
·拖欠货款利息分析以及处理方法
拖欠货款利息分析以及处理方法在我们生活中经常发生被别人拖欠货款,而对自己造成资金周转不灵而导致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要算拖欠货款者......
·法定夫妻个人财产有什么范围
夫妻个人财产与夫妻共同财产共同组成了夫妻财产,其中财产的性质不同,那么实际的处理也就是不同的。因此,实践中,很有必要区分清楚哪些是法定夫妻个......
·未满十八岁无证驾驶要怎么处罚?
未满18周岁无证驾驶车辆属于初犯的不予拘留,重犯是可以被拘留的,只要在16岁以上,情节严重,可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下列情......
·离婚时候小孩抚养权归哪一方
现在很多夫妻都难逃“七年之痒”,只能面对离婚的结局。但是经过多年的共同生活,这时候的夫妻基本上都生育了子女。那男女双方离婚时候小孩抚养权归哪......
·增加注册资本新增股东怎样办理
《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九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增加注册资本时,股东认缴新增资本的出资,依照本法设立有限责任公司缴纳出资的有关规定执行。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