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误工费周末是否要记入误工时间?
根据工资发放情况,周六周日有工资的话,也可以算上。
1、非持续性的误工
这种误工的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
2、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
这种误工的时间从受到伤害耽搁工作之日计算至定残之日的前一天。
3、受害人因伤害死亡的
从侵权行为开始计算,至受害人死亡之时止(或有的因受害人死亡不计算误工费,因死亡赔偿金已补偿预期收入)。
二、误工费的特点:
1、受害人的收入能力和水平差异较大。
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决定了不同的受害人在遭受损害后,其损失的误工收入会因人而异。
2、计算的依据各不相同。
因行业和岗位的不同,以及受害人是否就业的不同,收入方式的不同,对于误工费计算的依据,也是因人而异。
3、具有一定的推绎性。
一般而言,应当以受害人在遭受损害前某一时段,能够正常工作、劳动可能取得收入作为参照或者依据。而对于该时段的可能收入,也只能根据一定客观数据,在排除对其收入产生不利或者有利影响因素的情况下,进行推算。
三、误工费赔偿标准:
1、误工费是根据当事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的。伤者本人的误工时间根据当事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治证明确定。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最终评定伤残的前一日。
2、当事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实际减少的收入必须是实际丧失的收入,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课酬、合法的兼职收入等,但一般不包括企业经营者作为受害者时所丧失的经营损失和特殊工种的补助费。
当事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3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当事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3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当地相同或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3、误工费的计算公式
误工费赔偿金额=误工收入(元/月)×误工时间
(1)有固定收入人员的误工费赔偿金额=正常情况下劳动工作收入-事故受伤后的劳动收入
(2)无固定收入,但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人员的误工费赔偿金=最近三年收入总和÷3年÷12个月×误工时间
(3)无固定收入,且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平均收入状况的人员的误工费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相近行业上-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误工时间
其实,就算受害者在周六或者周末都要正常的休息,但是公司给出的工资和正常的放假之间这根本就不冲突。除非周六和周末就没有任何的工资了,这样才会影响到误工费的最终索赔标准,其他正常情况下,还是参考着当事人的月平均工资收入,周末上不上班的都不影响到月工资收入。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德本律师,手机:025-86309110
@德本律师简介:德本律师事务所成立于2007年,是经江苏省司法厅批准成立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所内专职律师实行专业化分工和资源共享,人员配置优化,法律门类齐全,能...More>>
·一、职工?
一、职工有哪些情形可以认定为工伤依据《企业职工工伤保险实行办法》的规定,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应认定为工伤:1、经本单位负责热安排或者同意,从......
·非法集资诈骗2000万判多少年
在当今社会一些单位、组织、个人因为处于某种需要进行集资,但是这些集资没有经过国家组织的批准,采用非法的手段对公众进行诈骗,用这种手段进行集资......
·假释考验期计算起始点是什么时候?
一、假释考验期计算起始点是什么时候?我国法律规定,假释考验期限,从假释之日起计算。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无期徒刑的假释......
·解除所签订合同通知书
解除所签订合同通知书在实际生活中,许多用人单位在招用劳动者后都会与劳动者签订一份劳动合同,约定一定的劳动期间,用以约束合同期间内双方的行为......
·怎么样办理节费通退费?
怎么样办理节费通退费?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您都可以通过手机这个方便快捷的通讯方式与社会保持着密切联系,但每个月的话费也是一笔不小的......
·主张代通知金的规定是怎么样的?
主张代通知金的规定是怎么样的?劳动者在申请劳动仲裁时,不能同时主张赔偿金与代通知金。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
·外伤司法鉴定轻伤标准是什么
民事纠纷问题如果无法通过协商来解决的话,那么就只能采用司法的途径来解决相关的纠纷问题,一般来说如果其中属于伤亡情况的话,还会对伤情进行鉴定,......
·一、对于分居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一、对于分居的认定标准是什么目前法院认定的分居,就是指因夫妻感情不和,双方分开居住,且互不履行夫妻之间的义务(包括性生活等)。虽然不在一起......
·物流公司融资做什么的方式有哪些
物流公司融资做什么的方式有哪些?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更倾向于通过互联网网购、缴费,足不出户的看电影。而支撑网购的除了互联网还有一个非常重要......
·一、房屋租赁费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一、房屋租赁费的诉讼时效是多久?房屋租赁费的诉讼时效为三年。具体的时效规定如下:《民法典》(2021.01.01生效)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