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忽职守罪法条竞合的规定是什么?
一、玩忽职守罪法条竞合的规定是什么?
玩忽职守罪法条竞合的规定是特殊法条优于一般的法条,则一重法条来进行处理。法条的竞合的适用原则包括:
1、上位法优于下位法。即不同效力的法律规定相冲突的,适用更高位阶的法律。
2、新法优于旧法。即新修订的法律与原法律规定相对冲突的,适用新修订的法律。
3、特别法优于一般法。即普遍适用的法律与特别规定的法律规定相冲突的,适用特别规定的法律。另外,新法的一般规定与特别的规定相冲突的,如果法律没有明确如何适用,也应当适用特别法的规定。
二、法条竞合
法条竞合是一个犯罪行为同时触犯数个具有包容关系的具体犯罪条文,依法只适用其中一个法条定罪量刑的情况。
法条竞合,通常被分为以下四种:
(1)特别关系:一定的刑罚法规,对其他法规处于特别关系时,依特别规定优于普通规定的原则,此时仅适用特别规定,内有两种情况:一为普通刑法和特别刑法的关系;二为普通刑法本身上的特别关系。
(2)补充关系:基本的法条与其补充的法条竞合时,依基本规定优于补充规定的原则,只应受基本规定的支配。
(3)吸收关系:乃一犯罪事实之内涵,当然包含另一犯罪事实之内涵者,则后者已包含于前者,故为前者所吸收。吸收之情形如下:
a实害行为吸收危险行为。例如行为人以加害生命恐吓他人,而该当于恐吓罪,其后,果真将他人杀害,则又该当于杀人罪,此时仅论以杀人罪即为已足。
b高度行为吸收低度行为。例如既遂罪吸收阴谋、预备、未遂罪。在共犯则正犯吸收从犯、教唆犯,教唆犯吸收从犯。又重行为吸收轻行为,例如伪货币行为吸收行使伪货币行为。
c必然附随行为之吸收。例如伪造文书、有价证券罪吸收伪造印章、印文罪。
(4)择一关系:不得两立的两个刑罚规定,只能适用其一,而排斥他者,例如为他人处理事务,意图为自己利益而为违背其任务的行为之背信罪,与意图为自己不法所有,侵占自己持有他人财物之侵占罪,由于侵占行为当然含有背信的性质,则如该行为已合于侵占之具体规定时,只能择侵占罪处罚。
在我们现实生活当中,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一定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并且,代表着国家的形象,也需要为人民做出一定的服务。但是如果存在着一些不履行自己的职责的情况,可以按照玩忽职守罪来进行处理。发生法条竞合,需要按照特殊法来处理。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德本律师,手机:025-86309110
@德本律师简介:德本律师事务所成立于2007年,是经江苏省司法厅批准成立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所内专职律师实行专业化分工和资源共享,人员配置优化,法律门类齐全,能...More>>
·新婚姻法离婚条例是什么?
离婚问题困扰着很多结婚的夫妻,解决的过程中难以平衡双反高的利益。一般情况下离婚时候需要去解决财产分割以及孩子抚养去哪权的问题,在婚姻法中有详......
·工伤四级一次性赔偿是怎么样的?
工伤四级一次性赔偿是怎么样的?一、工伤四级一次性赔偿是怎么样的?依据工伤管理条例的规定,职工工伤造成四级伤残的,可以从工伤基金一次性支付......
·私闯民宅气到老人住院定什么罪
私闯民宅气到老人住院定什么罪一、私闯民宅气到老人住院定什么罪?私闯民宅气到老人住院定非法侵入住宅罪。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条 ......
·在我国喝酒骑自行车算醉驾吗?
在我国喝酒骑自行车算醉驾吗?不算。醉驾的对象是机动车,并不包括自行车,自行车属于非机动车。《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十九条“行人、乘车人、非......
·现场监护人的现场监护权限有哪些
现场监护人的现场监护权限有哪些监护人的监护权限和主要职责:1、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防止其生命健康权被不法侵害;2、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
·企业与员工不存在劳动关系的理由有哪些?
企业与员工不存在劳动关系的理由有哪些?企业与员工不存在劳动关系,只能通过事实来证明,如果有证据不符合事实也是无效的。依据《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
·商标注册被驳回的该如何处理
商标注册被驳回的该如何处理一、商标注册被驳回的该如何处理根据《商标法》第三十二条,对驳回申请、不予公告的商标,商标局应当书面通知商标注册申......
·非法拘禁可以获得国家赔偿了吗?
公安机关在执法过程中,有时候在破案压力下,会对一些和案件无关的人进行询问或者羁押在看守所。当事人的人身自由被限制的,属于被侵权。那么,非法拘......
·根据法律规定精神病立遗嘱有效吗?
根据法律规定精神病立遗嘱有效吗?一、根据法律规定精神病立遗嘱有效吗?根据法律规定精神病立遗嘱无效。所谓无效遗嘱是指订立遗嘱违反法律规定,导......
·首次换身份证可以异地办理吗
不可以的,初次办理身份证必须要在户籍所在地派出所才可以办理的,不可以异地办理的。异地只可以补办和换领居民身份证。异地换证目的是为方便长期离开......
·行政案件回避时间申请是怎么规定的
行政案件回避时间申请是怎么规定的?根据《最高法院解释》第47条规定,当事人申请回避,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