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案件调解的步骤有哪些?
(一)劳动合同争议
1、劳动合同变更、终止纠纷
2、集体劳动合同纠纷
3、事实劳动关系争议
4、劳动报酬纠纷
5、工作时间纠纷
6、安全责任纠纷
7、经济补偿纠纷
(二)劳动保险纠纷
1、养老保险纠纷
2、医疗保险纠纷
3、失业保险纠纷
4、生育保险纠纷
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二条 仲裁庭在作出裁决之前,应当先行调解。
二、调解步骤
(1)调解申请
指企业劳动争议的双方当事人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提出的调解请求。但是,调解并非解决劳动争议的必经阶段,双方当事人可以申请调解,也可以申请仲裁。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只有在收到当事人的调解申请后,才能受理并行使调解。
(2)案件受理
案件受理是指企业调解委员会在收到调解申请后,经过审查,决定接受案件申请的过程。调解申请可以是双方当事人共同提出,也可以是一方提出,但必须是在双方合意的情况下。
调解委员会受理审查中,主要就三项内容进行审查:一是调解申请人的资格;二是争议案件是否属劳动争议案件;三是争议案件是否属调解委员会受理的范围。调解委员会在对案件进行审查后,就可以做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及时将决定通知双方当事人。
(3)进行调查
案件受理后,调解委员会的首要任务是做了调查工作。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争议双方当事人争议的事实及对调解申请提出的意见和依据;调查争议所涉及的其他有关人员、单位和部门及他们对争议的态度和看法;察看和翻阅有关劳动法规以及争议双方订立的劳动合同或集体合同等。
(4)实施调解
实施调解是指通过召开调解会议对争议双方的分歧进行调解。调解会议一般由调解委员会主任主持,参加人员是争议双方当事人或其代表,其他有关部门或个人也可以参加。
实施调解有两种结果。一是调解达成协议,这时要依法制作调解协议书。二是调解不成或调解达不成协议,这时要做好刻录,并制作调解处理意见书,提出对争议的有关处理意见。
(5)调解协议的执行
调解协议达成后,争议双方当事人都应按达成的调解协议书内容自觉地执行。
关于“劳动争议案件调解”的步骤这一问题你是否已经清楚了解呢。我们要提醒的是,劳动争议调解在我国实施起来还是会受到一些阻碍的,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取证困难,雇佣双方因为争议点不同而无法达成最后的协议,涉及到的时间成本太高等。为了避免此类问题带给您的烦恼,我们建议您在签订劳动合同的时候要考虑清楚自己长远的工作计划以及随时可能发生的其他影响因素。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德本律师,手机:025-86309110
@德本律师简介:德本律师事务所成立于2007年,是经江苏省司法厅批准成立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所内专职律师实行专业化分工和资源共享,人员配置优化,法律门类齐全,能...More>>
·工作一年半被辞退员工如何要求赔偿
工作一年半被辞退员工如何要求赔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
·看具体情况定。交通事故处理期间驾驶证没被扣留
看具体情况定。交通事故处理期间驾驶证没被扣留,就可以开车,否则,不可以开车。《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七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
·一、买卖不破租赁恶意租赁适用吗?
一、买卖不破租赁恶意租赁适用吗?买卖不破租赁恶意租赁是不适用于该原则的,那么恶意租赁中的关系方也就不会受到法律的保护,买卖不破租赁也就是说......
·名誉权应该怎么赔偿多少
名誉权应该怎么赔偿多少1、《民法通则》第101的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最新山西省临汾市大宁县征地补偿标准
最新山西省临汾市大宁县征地补偿标准 根据《山西省实施办法》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实施全省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的通知》(晋政发[2013]22号)文......
·《民法典》是否溯及既往?
《民法典》是否溯及既往?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对广大人民的普法力度,我国民众的法律意识得到很大的提高,民法作为直接关系民生保障的最基本的法则......
·在家庭的生活中
在家庭的生活中,父母有的时候会偏爱其中的几个子女,那么,父母严重偏心疼爱其他子女可以拒绝赡养吗?父母严重偏心疼爱其他子女可以拒绝赡养吗是不可以......
·建材订货合同
合同编号:___ 立合同人:__(需方)(以下简称甲方) __(供方)(以下简称乙方) 经协商同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法的规定......
·商标许可授权有哪几种形式
商标许可授权有哪几种形式注册商标使用许可,是指商标权人将自己的注册商标许可他人使用的行为。商标使用许可的形式主要有三种:(1)一般使用许可。即许......
·取保之后多长时间开庭?
取保之后多长时间开庭?一、取保之后多长时间开庭?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第五十八条,取保候审最长不超一年时间。根据有关期间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