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父母遗弃小孩有罪吗?
?根据我国《 刑法 》第261条的相关规定,所谓遗弃罪,指的是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 抚养 义务而拒绝 抚养 ,情节恶劣的行为。根据我国的规定,遗弃罪的客体是被遗弃人在家庭中受 抚养 的权利,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有 抚养 义务而拒绝 抚养 ,情节恶劣的行为。具体来说,拒绝 抚养 包括具有 抚养 义务并且具有 抚养 能力的人按照我国《 婚姻法 》中的规定或者其他相关规定,应当履行 抚养 义务而不履行的行为。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有 抚养 义务,但没有 抚养 能力而拒绝 抚养 时,不构成遗弃罪。比如,全身瘫痪的父亲虽然对年幼的孩子有着 抚养 义务,但是自身连自理的能力都不具备,更谈不上 抚养 孩子的能力了。在这种情况下,即便父亲拒绝 抚养 ,也不会构成遗弃罪。二、遗弃婴儿是否构成遗弃罪遗弃婴儿是否构成遗弃罪,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不能一刀切,而一概认为构成遗弃罪。1、如果对年幼的或者患病的孩童拒绝 抚养 ,情节恶劣,则具有 抚养 义务的人就构成遗弃罪。但如果是仅仅对这些婴儿出于教育的目的进行恐吓,采用饿肚子的方式,则不能认为是拒绝 抚养 ,也不算情节恶劣,一般不应认定为犯罪。2、如果是以不 抚养 婴儿的目的,将婴儿遗弃在热闹的街区,或者妇幼保健院门口,一般可以认定为遗弃罪。生活中,因为婴儿负担重,或者患病等原因而将孩子遗弃在这些地方的例子并不少见。3、如果是将婴儿遗弃在荒无人烟的地方,或者一般人无法施救和察觉的郊外,导致婴儿因无人发现而死亡或者重伤的,不应构成遗弃罪,而应构成 故意杀人罪 或者 故意伤害罪 。综上我们可以知道,遗弃婴儿不一定构成犯罪,关键是要看行为人是在何种条件下作出遗弃的行为,应综合考虑情节及环境,方能准确进行刑法评价。三、遗弃罪如何处罚根据我国《刑法》第261条之规定,犯遗弃罪的,处5年以下 有期徒刑 、 拘役 或者 管制 。因此,对于遗弃罪,行为人的行为及情节将对量刑起到很大的作用。遗弃行为,在我国刑法中被限定为具有 抚养 义务而拒绝 抚养 ,并不是日常生活意义上的遗弃。因此,在对遗弃罪的理解上,应该将生活中的遗弃与法律中的遗弃区分开来。综上所述,遗弃小孩有罪吗?当然是有的。既然已经生下来了孩子,就应该对孩子负责任。生下孩子却把孩子遗弃,怎么配当父母?小孩本身并没有错,所以希望天下父母都能像自己的父母对待自已一样对待自己的孩子,希望这种事件不再发生,给社会一点爱。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德本律师,手机:025-86309110
@德本律师简介:德本律师事务所成立于2007年,是经江苏省司法厅批准成立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所内专职律师实行专业化分工和资源共享,人员配置优化,法律门类齐全,能...More>>
·哪些收入不属于工资范围
哪些收入不属于工资范围工资支付的项目,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但劳动者......
·农民工能享受工伤待遇吗
农民工能享受工伤待遇吗通常用人单位需要为在职职工购买五险一金,而这其中就会包括工伤保险,在职工遭受了工伤损害之后,就可以申请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一、交通事故误工费几岁不能领取?
一、交通事故误工费几岁不能领取?一般情况下,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就没有误工费,但有证据证明伤者还在工作,有收入来源可以要求误工费。误......
·法律上不予立案复议期限有多久
法律上不予立案复议期限有多久不予立案申请复议期限是七天对于有控告人的案件决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机关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在7日内送达控告人......
·公司债券违约风险指标是什么?
公司债券违约风险指标是什么?一、公司债券的违约风险高低的指标公司债券是指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公司债......
·专利权的实施许可
专利法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实施他人专利的,应当与专利权人订立书面实施许可合同,这是专利法关于专利实施许可的规定。专利实施许可的实质是专利......
·用人单位(一)发生事故后
用人单位(一)发生事故后,用人单位应尽快将伤者送往就近的医疗机构救治并垫付工伤医疗费;工伤认定后,符合规定的工伤医疗费可向社保机构申报核销或在定......
·如何认定跨境债权债务的转让效力?
国家与国家之间交界的地方,统称为国境,一般是以河流、山川或者其他建筑物作为两国交界点,如果越过交界地,就视为跨境,现在,我国经济比较发达,世......
·刑拘30天没被批捕公安机关应该怎么办
一、刑拘30天没被批捕公安机关应该怎么办?刑拘30天没被批捕公安机关应该立即释放犯罪嫌疑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第三款规定:“人......
·合同的见证人都有哪些责任
合同的见证人都有哪些责任合同见证人只是证明确实有签订合同,但是不能要求其承担责任,只有担保人才可以要求承担责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