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过失决水罪怎么判
一、在我国过失决水罪怎么判?
过失决水罪是指过失决水引起水灾危害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决水行为并且造成了严重后果。该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和忽大意的过失。刑法规定,犯过失决水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怎样构成过失决水罪?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决水行为,并且造成了严重后果。(1)行为人必须实施引起水灾的行为,即改变水势,使之泛滥成灾的行为。这种行为多是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由于行为人不注意公共安全以致酿成水灾。如果负责防洪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严重不负责任或擅离职守,过失引起水灾,致人重伤、死亡或者重大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不构成本罪,视情节可定为玩忽职守罪。(2)构成本罪必须已经造成法定的严重后果,即致人重伤、死亡或者重大公私财物遭受重大损失。如果造成的危害后果不严重,或者未造成危害后果,不构成过失决水罪。而且这种严重后果必须是过失行为所引起,二者存在着因果关系。上述客观方面的特征是本罪区别于失火、过失爆炸、过失投毒等犯罪的关键所在。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法定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构成。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过于自信过失和疏忽大意过失。其内容表现为,行为人已经预见其行为可能引起水灾,危害公共安全,并轻信能够避免;或者应当预见,因为疏忽大意而未预见,以致发生了危害公共安全的严重后果。如果行为人对其行为引起的水灾并未预见,而且根据案件发生时的主、客观情况看,行为人也不可能预见,则属于意外事件,不负刑事责任。上述资料当中,针对在我国过失决水罪怎么判的问题,为您做出了详细介绍。通过我们的介绍可以看出,过失决水罪在我国刑法中有着明确的规定,如果情节较轻的话,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过重的话,会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在具体进行量刑的问题上,法院也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裁决。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德本律师,手机:025-86309110
@德本律师简介:德本律师事务所成立于2007年,是经江苏省司法厅批准成立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所内专职律师实行专业化分工和资源共享,人员配置优化,法律门类齐全,能...More>>
·刑事诉讼法非法证据排除范围有哪些
您都知道在审判案件时要依照法律来,但在法律中证据是一样特别重要的东西,在有时候为了查清案件时,工作人员可能会用一些非法手段获取证据,这就是通......
·哪些情形下员工可随时辞职
哪些情形下员工可随时辞职一、哪些情形下员工可随时辞职员工可随时辞职的情形如下:1、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2、未及时足......
·在我国强制征收土地程序是什么
在我国强制征收土地程序是什么土地的征收工作本来就是带有强制性的,只不过这种强制性也相应的受到相关文件和法律制度的约束,毕竟政府作为执法机关......
·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成立条件是什么
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成立条件是什么一、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成立条件是什么?1、构成犯罪未遂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犯罪分子已着手实行犯罪;......
·一、醉驾所致交通事故会赔偿吗?
一、醉驾所致交通事故会赔偿吗《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二款只规定,在醉酒驾驶情形下发生的事故,保险公司对受害人的财产损失......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都是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都是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但是需要按照相应的法律规定的形式来进行解除,否则是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的,无论是哪一方都是,关于目......
·一、不抚养孩子的一方需要支付抚养费吗?
一、不抚养孩子的一方需要支付抚养费吗?夫妻离婚,子女的抚育费应由离婚的双方共同承担,不直接抚育子女的一方,应按离婚协议或者人民法院离婚判决书......
·价格垄断是什么?
价格垄断是什么意思一、价格垄断是什么意思价格垄断是垄断厂商凭借自身的垄断地位(即在一个行业内,某些企业所占份额很大,既可决定产量又可操纵产品价......
·父母房产立遗嘱怎么写?
父母房产立遗嘱怎么写(1)写明立遗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住址等。(2)写明立遗嘱的原因,要处理的财产的名称、数额,财产分割意见,有关继承人应......
·走私普通货物罪如何处理
走私普通货物罪如何处理一、走私普通货物罪如何处理(一)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较大或者一年内曾因走私被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后又走私的,处三年......
·保险造假会有什么后果
可能会被判刑,保险造假如果严重的属于《刑法》中规定的保险诈骗罪。《刑法》规定,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