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非吸量刑标准是什么?
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量刑标准
【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单处罚金法定基准刑参照点】
(一)个人吸收存款额不满20万元或变相吸收存款不满30户,但给存款人造成10万元损失的,为拘役三个月;每增加损失3.5万元,刑期增加一个月;宣判前全部退还存款人存款的,适用罚金刑;
(二)个人吸收存款造成存款人损失20万元,或吸收公众存款30户,为有期徒刑六个月;每增加损失3万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定基准刑参照点】
个人吸收存款100万元的,为有期徒刑三年;每增加8万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单位犯罪责任人员法定基准刑参照点】
(一)单位吸收存款额不满100万元或吸收公众存款不足150户,但给存款人造成50万元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法定基准刑参照点为拘役三个月;损失每增加7万元,刑期增加一个月;适用拘役刑不足以体现刑罚价值的,以有期徒刑六个月为起点;宣判前退还全部存款的,适用罚金刑;
(二)单位吸收存款造成存款人损失100万元或吸收公众存款150户,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法定基准刑参照点为有期徒刑六个月;每增加4万元或每增加3户,刑期增加一个月;
(三)单位吸收存款500万元,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法定基准刑参照点为有期徒刑三年;每增加30万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二、缓刑适用限制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适用缓刑:
(一)吸收存款用于非法活动的;
(二)在本市影响较大,社会反应强烈的;
(三)吸收存款额四分之三以上未退还的;
(四)曾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判刑或行政处罚的。
法律的不断普及如今的社会已经是一个法治化很高的社会,人们在生活中的侵权问题都可以解决,法律是公平的对待每一位公民,因此对于非法吸收公款造成受害者严重的经济损失的行为在我国刑法之中有详细的说明,将会给犯罪分子处罚很重的刑罚,确保受害者的利益不受损失。有在线律师,如果您有任何的疑惑,欢迎您随时咨询。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德本律师,手机:025-86309110
@德本律师简介:德本律师事务所成立于2007年,是经江苏省司法厅批准成立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所内专职律师实行专业化分工和资源共享,人员配置优化,法律门类齐全,能...More>>
·法院调查取证的规定是怎么样的?
法院调查取证的规定是怎么样的?一、法院调查取证的规定是怎么样的?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
·工程质量验收基本要求是如何规定的?
工程质量验收基本要求是如何规定的?在工程施工之前,发包方与承包方除了需要签订承包给他之外,还需要制定工程的验收标准,该标准是根据工程质量验收......
·工程质保金比例不低于多少的规定是什么?
工程质保金比例不低于多少的规定是什么?工程质量在工程项目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属于核心部分。相关法律以及单位为了避免其中出现很多不可抗拒的因......
·走私核材料罪既遂量刑幅度是什么?
走私核材料罪既遂量刑幅度是什么?走私核材料罪既遂量刑幅度,是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走私武器、弹药罪】【走私核材料罪】【走私假币罪】走私......
·债务人欠钱不还警察不管怎么办
债务人欠钱不还警察不管怎么办一、债务人欠钱不还警察不管怎么办?1、欠钱不还,属于典型的民事案件纠纷,报警公安机关是不予受理的。作为债权人可......
·我国法律中对于保险条款的相关规定是怎样的
我国法律中对于保险条款的相关规定是怎样的?一、保险条款保险条款就是保险单上规定的有关保险人与被保险人的权利、义务及其他保险事项的条文。保险......
·商标到期的续展期是多久?
商标到期的续展期是多久?续展期是指注册商标所有人在商标注册有效期满十年前的一段时间内,依法办理一定的手续,延长其注册商标有效期的制度根据2013年......
·一、夫妻离婚后能打财产官司吗?
一、夫妻离婚后能打财产官司吗?可以,男女双方协议离婚后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请求变更或者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应在协议离婚后一年内提起诉讼。离......
·醉驾一定要吊销驾照吗?
醉驾一定要吊销驾照吗醉驾不一定要吊销驾照,醉驾法院判缓刑免予执行会被吊销驾照的。根据《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吊销照有多种情景,如到时不审验的、......
·挪用资金罪被害人有哪些?
挪用资金罪被害人有哪些?挪用资金罪的被害人指的是被挪用资金的企业、公司、其他单位等的组织,犯罪嫌疑人侵犯的是这些组织的财产权利。《中华人民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