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纵走私罪是什么意思,怎么处罚放纵走私罪
一、什么叫放纵走私罪
(一)放纵走私罪的概念
放纵走私罪是指海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放纵走私,情节严重的行为。
(二)放纵走私罪的构成特征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海关监管制度。海关是国家的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它依照中国《海关法》和其他法律、法规,主要从事监管进出境的运输工具、货物、行李物品、邮递物品和其他物品,征收关税和其他税、费,查缉走私等海关业务。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海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放纵走私,情节严重的行为。
海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行为,首先必须是利用职务之便进行的。所谓利用职务之便,是指利用职权或者与职务有关的便利条件。职权是指本人职务范围内的权利;与职务有关的便利条件是指虽然不是直接利用职权,但是利用了本人的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
放纵走私,是指海关工作人员为贪图财物、袒护亲友或者其他私情私利,对明知是走私行为而予以放纵的行为。情节严重的行为,主要表现为海关工作人员,出于徇私情、图私利的动机,有法不依,有章不循,利用职权,对具有走私行为和走私犯罪的人故意包庇、放纵,对应该查处的不予查处、应该处罚的不予处罚、应该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的行为。徇私舞弊的方法,通常表现为搜集、制造提供假证据材料,篡改、毁灭证实真相的证据材料,歪曲事实,或者通风报信、私放、窝藏走私分子或者私放走私货物进出国(边)境等方法,纵容走私违法犯罪活动。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行为人必须具备海关工作人员的身份,其他人不具备本罪主体的资格。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是出于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徇私舞弊行为是违反有关法律规定的,明知自己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而对这种后果的发生持希望或者放任的态度。过失不构成本罪。至于行为人的犯罪动机是徇私,有的是为了贪图钱财等不法利益,有的是因碍于亲朋好友情面而徇私舞弊,有的是出于报复或嫉妒心理而徇私舞弊等。
二、放纵走私罪判多少年
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需要注意的是,成立放纵走私罪,应当把握好以下几点:第一,放纵走私必须情节严重,情节不严重的,不犯本罪;第二,行为人须是海关工作人员,非海关工作人员不犯本罪;第三,行为人主观方面是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前述三方面必须同时满足,否则不犯放纵走私罪。关于放纵走私罪量刑标准的内容,我们就为您介绍到此,希望可以为你提供一些帮助。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德本律师,手机:025-86309110
@德本律师简介:德本律师事务所成立于2007年,是经江苏省司法厅批准成立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所内专职律师实行专业化分工和资源共享,人员配置优化,法律门类齐全,能...More>>
·肇事逃逸自首时间是多久,有哪些原则
肇事逃逸自首时间是多久,有哪些原则一、肇事逃逸自首时间是多久肇事逃逸自首时间没有具体规定既可以是犯罪事实发觉以前,也可以是犯罪事实被察觉之......
·抵债存货的税是债权人交还是债务人交呢?
抵债存货的税是债权人交还是债务人交呢?债权人接受的非现金资产作为存货管理的,债权人应按债权的账面价格结转债权,按债权的账面价值扣除可抵扣的增......
·诈骗罪两次退回补充侦查就可以出来了吗?
一、诈骗罪两次退回补充侦查就可以出来了吗?是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一条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法......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定罪免处是否影响工资?
当代社会对于违法犯罪行为,肯定是需要进行处罚的,大多数的人都知道违法犯罪行为,它带来的影响是非常不好的。这种影响自然包括对于社会也包括对于自......
·一、购买二手房需要注意事项?
一、购买二手房需要注意事项有哪些以下八大注意事项,您可要记住哦。1、确定二手房是否允许出售?如果公有住房“房改”售房时,有些单位还保留有......
·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包括哪些内容?
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包括哪些内容?医疗机构是为人民群众提供医疗服务的单位,其医疗水准的高低、医疗设备的数量会影响其服务效果。我国对医疗机构实行......
·信用卡诈骗罪是公诉案件是否有法律依据?
一、信用卡诈骗罪是公诉案件是否有法律依据?信用卡诈骗罪就是公诉案件,而法律依据就是根据《刑法》第196条规定,信用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超过几年不能行政处罚?
超过几年不能行政处罚?一、超过几年不能行政处罚?超过两年不能行政处罚,具体理由如下:《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九条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
·重婚判定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重婚判定标准是怎么规定的?1、与配偶登记结婚,与他人又登记结婚而重婚,也即两个法律婚的重婚。有配偶的人又与他人登记结婚,有重婚者欺骗婚姻登记机......
·在工作期间
在工作期间,员工出现个头疼脑热其实很正常,当然也有那种一下病情就很严重的情况,此时自然需要尽快的就医治疗才行。不过员工应生病而向用人单位请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