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离两年劳动合同没解除怎么办?
一、自离两年劳动合同没解除怎么办?
劳动合同没有到期的,要解除劳动合同是要根据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方法解除。带动合同已到期,双方没有协商延长的应当自动解除。你自动离职可能是劳动合同没有到期,你需要与原来公司协商解除劳动合同。你最好向原公司查明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原因,如何是原公司工作失误,如忘记了你的劳动合同,你请求解除这是最好的。如果是因你擅自离职,引起劳动纠纷原公司不解除劳动合同,那你只好与原 公司协商解除劳动合同了。自离了劳动合同没解除,劳动者可以打电话回原来公司,要求原公司为其出具解除劳动关系通知书。否则,劳动者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申诉。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二、劳动合同解除的情况有哪些?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2、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3、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1)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2)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3)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4)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5)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综上所述,一般情况下,员工离职,劳动合同会自动解除。如果员工自离两年劳动合同没解除的话,员工可以要求企业出具解除劳动关系证明。企业拒绝办理的,员工可以提出劳动仲裁,或者向法院提出诉讼。员工自行离职的,应该没有经济补偿金。如果单位方面违规解除劳动合同,则应该支付补偿。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德本律师,手机:025-86309110
@德本律师简介:德本律师事务所成立于2007年,是经江苏省司法厅批准成立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所内专职律师实行专业化分工和资源共享,人员配置优化,法律门类齐全,能...More>>
·没证据怎么打离婚官司?
没证据怎么打离婚官司??没有证据也是可以起诉离婚的。但是起诉时必要要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
·行政败诉判决后申请强制期限是多久
申请强制执行行政判决书的时间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执行,即自判决确定的履行期限之日起两年内申请执行。超过两年的,法院将不再受理执行申请。《......
·诈骗立案侦查金额是多少
一、诈骗立案侦查金额是多少诈骗金额达到3000元,就属于刑事犯罪,这时候,公安机关管辖,公安机关应该立案侦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
·《闲置土地处置办法》
《闲置土地处置办法》《闲置土地处置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有效处置和充分利用闲置土地,规范土地市场行为,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根据《中华......
·专利侵权诉讼提交的材料是什么
专利侵权诉讼提交的材料是什么一、专利侵权诉讼提交的材料是什么1、专利权人委托代理人的授权委托书;专利权人为国外及港澳台地区的公民的,其授权委......
·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规定如何?
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规定如何?每个公司或者企业都会有一个法定的代表人,代表着整个公司,处理事务,签订合同等,法定代表人可以是原始的出资人......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减免子女抚养费
父母对未成年的孩子有抚养义务,夫妻离婚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仍需对孩子承担相应的责任,抚养费大多数是有夫妻双方协商而成的。而实践中也会因为一......
·哪些属于商业秘密,商业秘密包括什么?
1、不为公众所知悉(秘密性)秘密性,这是商业秘密的核心特征,也是认定商业秘密的难点和争议的焦点。法律规定的“不为公众所知悉”即指商业秘密的秘密性......
·一、二婚丈夫去世遗产分割顺序是怎么规定的?
一、二婚丈夫去世遗产分割顺序是怎么规定的?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民法典》(2021.1.1生效)第......
·延迟交房如何赔偿
延迟交房如何赔偿延期交房是指开发商在商品房预售合同规定的交付使用期限内,没有将符合交付使用条件的房屋交给购房者入住的行为。延期交房包括两种情......
·交通肇事撞人后逃逸怎么处理
立即向交警部门报案,配合交警部门查明案件事实。待交警部门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后,受害方根据事故认定书和对方车辆保险等信息,向被告住所地或侵权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