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关于肇事逃逸罪是怎么规定的
我国关于肇事逃逸罪是怎么规定的?
需要说明一点,在我国《刑法》中是没有交通肇事逃逸罪这个具体罪名的,而关于交通肇事逃逸的行为,一般是按照交通肇事罪定罪,不过在处罚的时候,则是根据其中逃逸的情节继续处罚。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根据有关司法解释,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即可定交通肇事罪:
1 、死亡1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2、 死亡3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3 、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注意,此处的30万元以上的数额,不是指事故本身造成的财产 损失数额,而是指行为人无力赔偿的数额。按此标准,财产直接损失数额不到30万元,或者损失虽远远超过30万元但赔偿后不足30万元的,都不构成本罪;
4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下列情形之一的:
(1)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2)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3)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4)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5)严重超载驾驶的;
(6)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根据刑法第133条的规定,犯交通肇事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上述其他特别恶劣情节,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
(1)死亡2人以上或者重伤5人以上,负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
(2)死亡6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60万元以上的。
我们在这里要提醒您一句,我国刑法当中没有规定肇事逃逸罪,所谓的肇事逃逸罪,按照交通肇事罪进行定罪。逃逸的这一行为,是肇事司机在发生交通事故以后的一种逃逸的情节。国家规定,交通肇事逃逸并且致人死亡,或者致使公共财产遭受到重大损失的这些人员,处七年以上的有期徒刑。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德本律师,手机:025-86309110
@德本律师简介:德本律师事务所成立于2007年,是经江苏省司法厅批准成立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所内专职律师实行专业化分工和资源共享,人员配置优化,法律门类齐全,能...More>>
·无证驾驶撞死人赔偿怎么给
无证驾驶撞死人赔偿怎么给1、死亡赔偿金的性质的确定《人身损害赔偿解释》放弃了法释[2001]7号《精神损害赔偿解释》对死亡赔偿采取“抚养丧失说”进......
·怎样证明夫妻已经分居两年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要是夫妻以感情不和而分居的,需要持续分居两年以上的时间,那么才能以分居方式离婚。但实践中,证明夫妻已经分居两年,并不......
·如果有两份遗嘱,遗嘱以那份为主
如果有两份遗嘱,遗嘱以那份为主应该是后面那一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四条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注明年......
·审查起诉结束后怎么处理?
一、审查起诉结束后怎么处理?一般来说,人民检察院的检察人员审查起诉,应当首先全面阅卷,找出疑点、矛盾后,再有的放矢地讯问犯罪嫌疑人,听取被害人......
·电镀企业拆迁补偿有哪些?
电镀企业拆迁补偿有哪些?一、企业拆迁补偿费用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1、拆迁资产的补偿费用,包括:无法搬迁的土地、房屋、建筑物和地上附着物,......
·合同违约金百分之一合法吗?
合同违约金百分之一合法吗?合同违约金百分之一是合法的。甲方违约,乙方收百分之一的违约金的情形不超过造成损失的百分之三十的,约定符合法律规定,受......
·抽逃出资的处罚具体是怎样的
抽逃出资的处罚具体是怎样的1、自然人犯本条所定之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七以下罚金。2、单位......
·刑事案件判刑后还需要赔钱吗
刑事案件判刑后还需要赔钱吗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是两个法律关系。侵权侵害行为造成被害人伤害或损害的,在承担刑事责任的同时,还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拖车费用 交强险是否赔偿?
拖车费用交强险是否赔偿?一、拖车费用交强险是否赔偿?拖车费用交强险情况下不赔偿,这主要还是看具体的当事人存在的过错,不同的过错程度的话,......
·离婚了孩子归属主要依据是什么?
离婚孩子归属的主要依据:从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出发,结合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具体情况妥善解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
·保管合同成立要件有哪些?
保管合同成立要件有哪些??(一)当事人意思表明须共同,即合意,这是合同建立的底子要件。凡意思表明不共同,即虽经协议但未达合意者,合同不能建立。(......